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編著:孫希旦

禮記集解

內容介紹

《禮記集解》的著書體例是,以鄭玄的注、孔穎達的疏為基礎,運用訓詁方法,將當中不甚恰當的注解,予以重新解釋。同時廣蒐宋元以來的,各家可觀之說。目的在於闡明《禮》意。

總的來說,《禮記集解》的注解方式,是以群經典籍來證明四十九篇。又以考據方式,對於《禮記》所記載的名物制度,考校精詳,補足了漢儒的缺失之處。

《禮記集解》寫成之後,由於作者孫希旦去世,此書一直未曾刊行。

約六十年後,同鄉的項幾山、項稿湖兄弟,因配服孫希旦的學問,屢次想要刻版印刷《禮記集解》但因主客觀環境的不配合,一直沒有成功。後來,項氏兄弟將此是交付給了外甥,孫鏘鳴 (經學大師孫詒讓的叔父),孫鏘鳴仔細的校對了《禮記集解》的稿本,還為書寫序,交代相關緣起。再與兄長孫衣言(孫詒讓的父親),共同組織整理刊刻了《禮記集解》。同治七年(1868)三月,《禮記集解》忠於勘刻完成。當時距離孫希旦去世,已經八十四年了。

三禮當中,《儀禮》、《周禮》較偏重於典章制度和禮節儀度的記載,只有《禮記》著重從理論層面上闡釋儒家的禮治主張,這使得《禮記》一書,在儒家學說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佔地位,更顯重要。然而到了清代,對《禮記》之研究,明顯不及《儀禮》、《周禮》興盛。,孫希旦《禮記集解》一書,被視為清代注解《禮記》較為重要的著作,儘管未能廣傳於當時,但此書本身的學術價值,被後世視為清代注解《禮記》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一部典籍。

撰稿人:李慈恩

作者簡介

孫希旦(1736—1784),字紹周,號敬軒,浙江里安碧山桐田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他奉派參與《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擔任分校官。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一甲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乾隆還下旨,曉諭浙江同榜門生師事之。同年秋天,因守母喪,辭官歸鄉,期間,增補改易《禮記集解》,並主講於溫州中山書院。 服滿後,於乾隆四十六年春回京(1781),補考散館一等,任武英殿分校官兼國史三通館纂修官。朝廷令他厘定《契丹國志》和《金國志》。孫希旦白天在國史館、三通館和繕書所校勘《玉海》,晚上厘定契丹、金兩志,並起草《續通典凡例》。後因病卒於任上。孫希旦的著作除《禮記集解》最為人知外,還有《敬軒詩存》傳世。   孫希旦一開始是研讀三禮,根據他的年譜所記載:三十六歲後,他專心致力於《小戴禮記》,撰寫了《禮記注疏駁誤》。乾隆四十四年(1779),《禮記注疏駁誤》改名《禮記集解》。一直到他四十九歲去世為止,這本書已經三次改動內容。 一開始,孫希旦研究《小戴禮記》,只是擷取他認為的,不盡正確的鄭注與孔疏的說法,根據他自己的理解加以重新解釋,體例上,就是條列式的辨說,不成系統。 隨著治學能力的增進與成熟,孫希旦對《小戴禮記》加以全面注釋,《禮記集解》整本書的內容變深變廣。被稱譽為「漢儒所未及,而深明先王製作之意,以即乎人心之所安,則又漢儒所不逮也。」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