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編著:秦惠田

五禮通考

內容介紹

《五禮通考》一書的作成除了作者秦氏想要做出會通之作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理由是他看到徐乾學的《讀禮通考》,發現其中《周官•大宗伯》所列的五禮之條目,因為古經散亡,看似無法究其根本,於是才決定順著徐書的體例,嚐試網羅眾家說法,再作一書,因此學者大多將此書視為徐乾學的後繼之作,全書分有七十五類,共兩百六十二卷。

  《五禮通考》成書之緣起大約是雍正二年(1724),秦蕙田與同鄉友人相約讀經,前後歷經十餘年的時間,類似於讀禮經的讀書會,到乾隆十年(1745)時,秦氏遷禮部右侍郎,奉命校閱禮書,於是得以針對五禮沿革流變,詳加考究,奠定了其書穩固的基礎。在乾隆十二年(1747)時。五月,丁憂在家,順著徐乾學《讀禮通考》體例再擴展,制定了《五禮通考》的綱目規模。

乾隆十七年(1752),《五禮通考》的初稿完成了,並由顧棟高作序言,乾隆十九年(1754),《五禮通考》已增補為二百餘卷,秦氏再邀錢大昕協助纂編,之後持續校對,直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五禮通考》全書完成,秦蕙田作《自序》,前後歷時將近四十年。

  此書傳世的本子約共有五種,第一種是七十三冊的殘稿本,版心刻有「五禮通考卷」字樣,半頁十三行,頂格者行大字二十一字,雙行小字二十一字。首蔣ㄈㄣˊ﹔fen功、顧棟高二序,次凡例,次目錄二卷,次卷首存四卷,次正文二百六十二卷,全書較刻本為少,當是初定本,今藏於復旦大學。第二種為八十冊的味經窩初刻試印本半頁十三行,頂格者行大字二十一字,雙行小字三十字。首蔣汾功、方觀承序、次目錄二卷、次卷首四卷、次正文二百六十二卷,張廷濟說此書審是初印底本。第三種是味經窩修訂通行本,是將此本即以初刻試印本略加改訂再修版刊行的,現今各大圖書館收藏的多為此本,乃秦氏味經窩刊行的最終版本。第四種為四庫全書本,《五禮通考》收入經部禮類五“通禮之屬”,書前提要撰於乾隆四十三年十月(1778)。四庫本即以味經窩修訂通行本為底本。第五種則是清末刊本,為江書局在光緒六年(1880)刊行。

撰稿人:李慈恩

作者簡介

秦惠田(1702~1764),字樹峰,一字樹灃,號味經,江蘇金匱(今江蘇無錫市)人,他是宋代秦觀的第二十六世孫。生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卒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六十三。康熙年間進士,官至禮科給事中,乾隆元年(1736)賜進士第三人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南書房,教讀上書房,後再調任工部尚書、刑部尚書。秦氏主張「儒者捨經以談道,非道也;離經以求學,非學也。」因此治學主要致力於窮就經典深意,而不重在講學教育。他在禮部時練習掌故,曾經感嘆的說禮經內的名物制度,由於各家注解都不一樣,所以都沒有出現融會貫通的作品,而此情形便使他有了寫《五禮通考》的動機。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