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荀子

內容介紹

◎成書過程與架構
《荀子》又名《孫卿子》。秦初,荀子感於時局混亂,著述立說而成。《史記》說:「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滑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與壞,序列著萬言而卒。」不過,今天所看到的《荀子》,內容除了荀子所寫的文章以外,還有荀子師生言行的記錄,以及書中使用文獻資料的引錄,這一類文字應該是成於荀子弟子之手。

目前所看到的《荀子》,全書共有三十二篇,分為三類:一類是荀子所寫的專題論文,包括〈勸學〉、〈修身〉、〈不苟〉、〈榮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王制〉、〈富國〉、〈王霸〉、〈君道〉、〈臣道〉、〈致士〉、〈議兵〉、〈強國〉、〈天論〉、〈正論〉、〈禮論〉、〈樂論〉、〈解蔽〉、〈正名〉、〈性惡〉、〈君子〉、〈成相〉、〈賦〉;其次是荀子弟子所寫的記錄,包括〈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堯問〉,不過〈宥坐〉以下五篇,內容比較零散,也摻入了其他人的說法(如對荀子的評論)。《荀子》與《論語》、《孟子》的體裁不同,書中每篇文章各有標題,內容根據主題推展,並且是完整的論說文。因此《荀子》各篇文章的結構完整,邏輯推演縝密,思辨性相當強。

◎內容與價值
《荀子》中的文章大多由荀子親自寫定,又是說理性的文章,而不只是言談記錄,所以透過《荀子》一書,可以詳細了解荀子的思想體系與學說內容。由於漢代以後,荀子被視為諸子之一,位階次於經,宋代以後,又有尊孟抑荀的風氣,所以《荀子》的地位一直不如其他先秦儒家典籍。直到清乾嘉時期,先秦諸子學興起,研究《荀子》的學者才開始增多。近年來學者看待孟、荀的目光趨於持平,所以《荀子》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視。而且,《荀子》書中很多思想觀念,其實頗受到引述應用,影響力亦不容忽視。(《荀子》的思想內容與影響,請參見歷代重要儒者項下之荀子條。)
此外,《荀子》是先秦散文的後期作品,書中的議論文字成熟精鍊、雄渾有力,可以做為學習論說文的範本。而〈賦〉、〈成相〉兩篇,前者是最早的賦體,後者運用民間韻語的形制寫作,不僅富有文學美感,也標誌文學發展的歷程。

◎新校、新譯標點本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
王忠林注譯:《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

撰稿人:吳曉昀

作者簡介

荀子名況,又稱荀卿、孫卿。活動於戰國末期到秦初,但確切生卒年不詳,推測可能是生於周顯王四十四年(B.C.325)左右,卒於秦始皇帝十二年(B.C.235)左右。趙國人。
      荀子十五歲時從趙國到齊國學習,師承不詳,只知道他在著作中極為推崇「仲尼」(即孔子)與「子弓」(身分未明,有可能是冉雍)。此後有可能曾經離開齊國,五十歲時才又回到稷下學宮。「稷下」指齊國的稷門附近,齊國在此設立學宮,吸引各家學者來此講學、著述。學宮裡的學者稱為列大夫,學者中又會推舉一人為「祭酒」,等於是學宮之長。而荀子的學問最受推崇,所以曾經多次被推為祭酒。後來,開始有人散布讒言,攻訐荀子,所以荀子離開,前往楚國,這時荀子大約七十歲左右。到了楚國,楚卿春申君聘任荀子為蘭陵令。在齊與在楚的這段期間,荀子也到過秦國與趙國,在秦與秦昭王與范雎談話,在趙則是向趙孝成王談論軍事;此外也收了弟子,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
      後來春申君被殺,荀子因而去職,有感於當時政治、學術風氣混亂,於是在蘭陵著書立說,成《荀子》。《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荀卿……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與壞,序列著萬言而卒。」死後葬於蘭陵。
      以今日所見到的《荀子》一書來看,荀子思想的幾項重點是:
      一、「性惡」與「化性起偽」、「積學隆禮」
      荀子有〈性惡〉一篇,後人往往望文生義,以為荀子與孟子正好相對,認為人天生為惡。其實,荀子與孟子所說的「性」,兩者的概念根本不同。荀子對於「性」的定義是「自然天生者」,並不著重人與動物不同之處,而是把人所有地自然本能都包括進來。諸如餓了想要飲食,累了想要休息的自然本能,以及喜歡吃美味的食物、聽悅耳的聲音等等天生的情感欲望需求,孟子認為都不屬於他要談論的「性」,但對荀子來說,這些都是「性」的一部分。
      不過,人人都循著自然本能行事,就可能傷害別人,做出「惡」的行為。所以荀子認為人要「化性起偽」,學習禮義之道,讓心受到薰陶、引導,了解到道德判斷的標準,進而能夠選擇做出「善」的行為。「性」是天生不能、也不需要改變的,而人後天的修養就叫「偽」。(「偽」,義為「人為」,非「虛偽」。)例如餓了想要吃,這是自然本能,沒有對錯,但是如果因為飢餓而去搶奪別人的食物,這就是惡;所以人要學習「搶奪是不對的」,以後就會先確認這份食物是否屬於自己,然後才食用,而不是像嬰兒、動物一樣任意取食。
      至於「化性起偽」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積學隆禮」,積學就是日積月累地學習,隆禮就是尊崇禮、義。荀子很重視學習,認為人只有透過學習,才能進步。他在〈勸學〉一文中舉了了例子,說一個人再怎麼掂腳,也差不了太多,但是只要登上高山,就可以看到遠方;這就好比人自己一個人思考,只會鑽入剛愎自用的死胡同,但是多讀書吸取別人的智慧,就能有不同的視野與新的啟發。而人要學習的事物中,最重要的就是「禮」,因為禮是社會的秩序,只有學習禮,才能了解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規範,不致於因為順著自己的欲望本能而傷害別人。荀子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人生來有欲望,所以不能滿足的時候就會想要求取。求取卻沒有限度,就會互相爭奪,爭奪就會混亂,混亂就會讓社會凋敝、物資匱乏。先王要避免這樣的下場,所以制定禮義,讓每個人都能滿足基本需求。人群的欲望和物資的供給能夠平衡,兩者互相滋養,這就是禮的起源。)
      孟子與荀子對性的定義不同,是因為兩人要討論的主題不同。孟子想要宣揚的理念是:人人都可以為善,說自己不能為善、只想要為惡的人,是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丟失了自己的本心。而荀子所要說明的道理是:人需要經過引導,才能成為真正的君子,成就和諧的社會。孟子說的推展本心,或是荀子說的學習禮義,其實本來都是儒學修養德行的途徑,他們勸人為善、修德的宗旨都是相同的。
      二、「隆禮重法」與「法後王」
      荀子的政治思想,以「隆禮」為主、「重法」為輔。荀子認為,「禮」之中區別了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名分,是國家社會秩序的基礎原則,「法」則是為了維護禮而根據禮來制定的。此外,周代的禮、刑(法)原本是分開施行,貴族要循禮,平民則循法;荀子主張打破這層分別,將禮、法同時施用於整個社會。
      至於要遵循誰制定的禮、法,荀子主張尊先王而法後王。他認為先王是後人的模範,但是事隨時異,古代對於事物的規定一則模糊不清,二則往往不合現實,所以後人可以根據著禮法的精神,制定新的規定。這一點與孟子法先王的主張相對。
      後世學者一般認為孟子繼承曾參之學,而荀子之學承接的是卜商之學;兩人都重視學習典籍文獻,是先秦儒家經學傳承的關鍵人物。自從宋代尊孟以後,荀子的思想受到不少批評,甚至有很多學者認為荀子並不是正統的儒學。其實,學術應該可以容納不同途徑的討論,荀子的思想提供了後人不同面向、不同角度的思考,可以豐富儒學的內容與體系,有其重要的地位。荀子許多重要的觀念,如「學無止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即「近朱者赤」),「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至今也還影響、勸勉著天下的莘莘學子。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