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編著:來知德
  • 語言:正體中文

周易集註

內容介紹

來知德雖有《省覺錄》、《省事錄》、《瞿唐日錄》、《理學辨疑》、《格致諸圖》和《釜山詩集》等著作(大多亡佚),但《周易集註》十六卷卻是其畢生代表著作。依來知德《周易集註.自序》,由於他本來就對當時的科舉考試定本《性理大全》所載多偏於《易》理發揮而不及《易》象感到不滿,後來藉由居鄉服侍父母病痛的空檔,才在釜山草堂對《易》象展開研究。只是,他花了六年時間思索,始終都不能有得。所以來知德在守喪完後,發憤遠至四川萬縣深山中,廢寢忘食地讀《易》。如此過了幾年,他才逐漸領悟出《易》象的規律。來知德先明白了伏羲、文王、周公言《易》象的意思,又過了幾年,才更明白文王《序卦傳》和孔子《雜卦傳》推演《易》數的真意,最後更領悟漢人所言「卦變」之非。照來知德自己計算,這段思想的探險始於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約當其四十五歲至七十四歲,前後共花了二十九年才成書。所以來知德對《周易集註》感到十分自豪,隱然以能於千載長夜中復興四聖(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易》而自高。

來知德此書,其中心思想以其認定為「聖人作《易》之原」的「主宰者理,流行者氣,對待者數」(參《周易集註.來瞿唐先生圓圖》)為宗。而論卦、爻之變,則以由《繫辭傳》中「錯綜其數」一句所推擴而來的「錯」(《周易集註.自序》:「錯者,交錯對待之名。陽左而陰右,陰左而陽右也。」)、「綜」(《周易集註.自序》:「綜者,高低織綜之名。陽上而陰下,陰上而陽下也。」)為要。至於論《易》象,則亦由《繫辭傳》「聖人之《易》,不過模寫其象數而已」一句發揮,與「錯」、「綜」之說並行,對卦、爻辭中或以卦爻、卦劃、卦情、卦變等為取象根源的各種情況來作出詮釋。姑且不論名義,來知德這套說法,其內涵實大抵可於漢人互體、卦變之說相通同。因此,雖然來氏《易》學從問世至今,皆多有徒眾傳習。但在《易》學專家眼裡,卻有暗諷他山居多年,缺少外來資訊刺激而師心自用的(如四庫館臣),也有替他沒有讀通唐儒李鼎祚纂集漢儒《易》說的著作――《周易集解》而感到惋惜的(如今人潘雨廷《讀易提要》)。無論如何,像來知德這樣能山居近三十年,苦心孤詣只為求一解的毅力與精神,仍舊值得吾人效法學習。

關於來知德《周易集註》,在《四庫全書》中本有收錄。但一般來說,自從鄭燦訂正、李寰附考的《訂正易經來註圖解》(臺北:中國孔學會,1978年)出版後,坊間書肆即常影印刪削此本以刊行。這個本子是根據康熙二十七年(1688)敦仁堂刻本訂正而來,曾在民國四十六年(1957)影印出版。其後,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六十周年,遂於當年(民國六十年,1971)重新審訂出版。筆者手頭上所有的是民國六十七年(1978)再版的本子。至於點校本方面,除了坊間一般用來傳述來氏《易》學的普及讀物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先前已有張萬彬點校的《周易集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和周立升點校的《《易經集註》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兩個本子。目前最新的點校本則是杜永明、柯譽點校的《來註易經圖解》(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凡此數等,彼此間都應相互參看為宜。

撰稿人:江俊億

作者簡介

來知德,字矣鮮,號瞿唐,梁山(今四川省重慶市梁山縣)人。來知德生於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從小就十分孝順,主事者曾經舉薦他為「孝童」。嘉靖三十一年(1552),來知德便通過鄉試,但後來嘉靖三十五年(1556)和嘉靖三十七年(1558),來知德卻連續兩次春闈都落榜,從此遂決意仕進,立志以聖賢之學和奉養父母為重。後來他的母親竟然在他服父喪將滿時又去世。因此,孝順的來知德便在雙親的墳墓旁結廬而居,也不再飲酒吃肉,守喪前後竟長達六年。此中真正令來知德感到痛苦的,是悲恨自己不能及時出仕以奉養雙親。所以等到守喪期滿後,來知德便繼續穿著麻衣、吃素,發誓再也不與官府有任何關係(原文:「誓不見有司。」)。隱居山間,就只是讀書。後來等到明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趙柱史宋直指看到來知德的《周易集註》,實在與眾不同,便聯合四川總督王象乾及貴州巡撫郭子章等推薦朝廷,授與來知德翰林待詔的職務。來知德堅決不肯接受,所以朝廷只好下詔讓來知德以「退休翰林待詔」的名義,由相關單位每個月供奉他三石米,好讓他安養晚年。兩年後(萬曆三十二年,1604)來知德過世,享年八十歲。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