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四書章句集注

內容介紹

《四書章句集注》一書,為朱熹(1130-1200)四書學的總成果。其書撰作歷程不但時間長久,即便完成後,又屢次修改內容,一直到過世前,仍在修訂《大學》,可見朱熹對與此書的用力及重視。

  在《四書章句集注》完成前,朱熹已分別對《大學》、《論語》、《中庸》、《孟子》進行長年的閱讀與文獻整理工作。大抵而言,其歷程如下:一、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朱熹時年三十四歲,先完成《論語要義》,之後又刪錄成《論語訓蒙口義》,作為家塾童子學習入門之用。二、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朱熹時年四十三歲,撰成《論孟精義》,範圍兼及《孟子》,之後又補充遺漏,更名為《論孟要義》。三、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朱熹年四十八歲,完成《四書章句集注》、《四書或問》,其後便針對《集注》中的內容不斷修訂,亦被時人刊刻於世,因此在南宋之時,坊間便流傳許多不同版本之《四書章句集注》。直至淳熙十六年(1189),朱熹時六十歲,「二月甲子」作〈大學章句序〉,「三月戊申」作〈中庸章句序〉,此距《四書章句集注》之完成已有十餘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在中國經學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主要有三個面向:一、義理與訓詁並重。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融入了自漢魏以來以及時人的注疏與看法,並加上自己的評斷,因此在此書中,義理與訓詁並不偏廢。二、蘊涵儒家道統思想。朱熹繼承韓愈(768-824)〈原道〉中所標舉之儒家道統人物序列,並在〈大學章句序〉及〈中庸章句序〉中,加入周敦頤(1017-1073)、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接續孔孟之道統,而《四書章句集注》便是其中的關鍵。三、新經學的形成。朱熹除了一方面撰作《四書章句集注》,另一方面在教導學子上,亦承繼二程先生教人讀書之法,強調先讀四書而後六經,故朱熹表示:「《語》、《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經工夫多,得效少。」(《朱子語類‧卷十九‧論語一》)從朱熹的話可以看出,朱熹之所以會認無「《語》、《孟》工夫少,得效多」,乃是因為四書所言,皆為切身之事,因此學子只要用心於此,必能快速收到成效。也因於此,朱熹門人再教導後生晚輩時,亦承繼此觀念。其後,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先被頒布於大學,宗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將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列入科舉考試範圍,至明代胡廣(1369-1418)等纂修《四書大全》時,便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藍本,成為科舉考試之定本,一直延續至清末廢除科舉考試為止,可見朱熹此書對於後代經學發展以及科舉考試的影響十分深遠。

  今傳本《四書章句集注》,文淵閣《四庫全書》有收入,為未標點本。同時,大安出版社等其他國內出版社皆有出版全文標點本;中國大陸之北京中華書局,亦有出版標點本,在閱讀上較為容易。

撰稿人:王志瑋

作者簡介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號晦翁,婺源人(今江西婺源縣),寓建州。生於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卒於南宋寧宗慶元六年,享壽七十一歲。
   南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朱熹時年五歲,其父朱松(1380-1407)攜家遷尤溪。是年,朱熹入小學、開始讀《論語》、《孟子》。根據《年譜》所載:「朱熹穎悟早慧,始誦《孝經》,即書八字於其上:『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嘗指日問朱松:『日何所附?』朱松曰:『附於天。』又問:『天何所附?』朱松奇之。又嘗與群兒嬉遊,獨在鄭氏館前沙洲上用指畫沙,視之,乃是八卦。」從《年譜》所載之事可以看出,朱熹在幼年之時,便展現出其聰慧的一面。南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朱熹時年六歲,初次見面李侗(1093-1163),不過此時二人尚未正式建立起師徒的關係。而紹興九年(1139),朱熹年十歲,是年朱熹在臨安刻苦讀《孟子》,慨然有做聖人之志,可以說是朱熹對於孔、孟思想的初步體會。明年起,朱熹便從學於劉子翬(1101-1147)。其後,朱熹又遵父親的遺命,從學於胡憲(1086-1162)、劉勉之(1092-1149),為朱熹的學術立下根基。
  到了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是年朱熹二十四歲,始拜師於李侗。在此之前,朱熹無書不讀,無論二程之言論、佛老、雜家,皆有所涉獵。然而在拜師李侗之後,李侗便教誨朱熹專讀儒家之書,為朱熹一生的學術指引一條康莊大道。其後,朱熹一方面研讀儒家經典,與人論學,一方面亦開始逐步反思整理經典。而在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朱熹時年三十四歲,是年朱熹與呂祖謙(1137-1181)開始書信往返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步釐清自己的學說內容。同時在乾道二年(1166)時,朱熹年三十七歲,開始與張ㄔˋ﹔chi討論已發未發之中和說。
  乾道六年(1170),朱熹年年四十一歲,居喪,是年並建立寒泉精舍。自此以後,寒泉精舍的論學在中國思想史的發展上,具有一定的關鍵地位。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朱熹年四十六,在寒泉精舍與呂祖謙共同編定《近思錄》。是年五月,朱熹、呂祖謙、陸九淵(1139-1193)、陸九齡(1132-1180)於鉛山論學,史稱「鵝湖之會」。在此次的學術討論中,將朱、陸二人學術風格的差異顯題化,據《象山年譜》所載:「鵝湖之會,論及教。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此頗不合。」由此可見,二人對於讀書修養的「進程工夫」有著不同的見解,自此以往,朱、陸學風的辯論,被後人不斷地討論。
  淳熙九年(1182),朱熹年五十三,是年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集為一編,刊刻於婺州,是為《四書集注》,而「四書」之名則始於此。淳熙十年(1183),武夷精舍完成,為朱熹另一個講學之地。淳熙十五年(1188),朱熹年五十九歲,《周易本義》完成,為朱熹對於《易》學的研究成果。
  南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朱熹年六十五歲,是年十月,朱熹受詔進講《大學》。是年十二月,竹林精舍完成,為朱熹晚年講學之地。而自南宋光宗慶元元年(1195)起,朝廷中禁偽學之風已然成形,直到朱熹過世時,皆未能解禁,不過當黨禁解除後,朱熹的學術逐步再度被提倡,對於後世有著深厚的影響。   朱熹一生事跡見於《宋史‧道學列傳》中,而其生平思想,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宋元學案》列有〈晦翁〉學案。朱熹的思想,大抵而言,主張性即理,然而在生化萬物的過程中,不得不受氣稟的影響,故萬物皆有是理,但其性則有偏正清明昏濁之不同,於是修養工夫便是透過格物之法,以類推的方式達到豁然貫通於道的境界。
  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朱熹從祀孔廟。朱熹生前著作繁多,所著之書主要的有《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或問》、《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通書》、《西銘解》、《楚辭集注辨證》、《韓文考異》。所編次有《論孟集義》、《孟子指要》、《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小學書》、《通鑑綱目》、《五朝、三朝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又有《文集》一百卷,生徒問答凡八十卷,別錄十卷,多傳於世。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