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一書,主要是由朱熹(1130-1200)和呂祖謙(1137-1181)共同整理而成。其內容為摘錄北宋四先生──周敦頤(1017-1073)、張載(1020-1077)、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之有關修身為學的學術言論,其目的一來具有保存、發揚北宋四先生的思想,同時又可做為學子自修的入門書籍。於是經由朱熹門人的推廣,《近思錄》自南宋以降,已成為後世學子進入理學殿堂之必備書籍,同時《近思錄》一書又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影響了當地的儒學發展,近世海外漢學學者陳榮捷先生,又將《近思錄》全文英譯出版,因此《近思錄》對於儒學推廣的影響,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近思錄》初稿的編纂時間,為南宋淳熙二年(1175)四月,朱熹邀請呂祖謙至寒泉精舍一起編纂,至該年八月,初稿完成,並刊刻於婺州。其後三、四年間,朱熹和呂祖謙又相互討論、修訂,直至淳熙五年(1178),《近思錄》的定稿才算完成。而本書分為十四卷,共六百二十二條,每卷略具有一個主題,後人便按朱熹和呂祖謙當初的構想,為十四卷各立題目,成為:道體、為學、致知、存養、克己、家道、出處、治體、治法、政事、教學、警戒、辨異端、觀聖賢等。雖各卷略具獨立之意,然而各卷之內,亦有收錄他卷主題之言論,形成交錯涵攝的關係,也因為如此,故在朱熹和呂祖謙的編纂下,始終沒有明確列出各卷之題目。
《近思錄》之「近思」二字,取自於《論語‧子張》篇子夏之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顧名思義,此書的編纂內容,便是用來教導學子讀書要有「反求諸身」工夫,因而朱熹在〈序〉中便言:「蓋凡學者所以求端用力、處己治人之要,與夫所以辨異端,觀聖賢之大略,皆粗見其梗概。以為窮鄉晚進有志於學,而無明師良友以先後之者,誠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見其門而入矣。」從朱熹的意思來看,《近思錄》所編之內容,為學子讀書修身之大綱,透過此書的研讀,即便無良師益友相與論學,學子依然可以虧見聖人之意,於是朱熹便將《近思錄》定為成「入門之書」,故朱熹又言:「若憚煩勞,安簡便,以為取足於此而可,則非今日所以纂集此書之意也」,其意便表示為學修身雖以此書為入門,但並不意謂天下之書已不足觀,相反地,學子必須在此書的架構下,循序漸進地再研讀天下之書,如此讀書修身方能日進。同樣之意,在《近思錄》的〈跋〉中,呂祖謙亦言:「自卑而升高,自近及遠,庶幾不失纂集之指。若乃厭卑近而騖高遠,躐等陵節,流於空虛,迄無所依據,則豈所謂「近思」者耶?」由此觀之,《近思錄》的編纂用意,便是欲透過這十四卷的內容,依卷循序漸進,從自身做起,進而推己及人,形成一套具有體系規模的修身為學工夫。
自《近思錄》問世後,朱熹弟子便針對《近思錄》加以擴充、注釋,諸如南宋葉采《近思錄集解》、南宋陳埴《近思雜問》、南宋蔡模(1188-1246)《續近思錄》等,而元、明、清三代,有關《近思錄》的擴充、注釋書籍,不勝梅舉,顯示《近思錄》對於南宋以降的儒學,具有深厚的影響。近人陳榮捷先生《近思錄詳註集評》一書,針對《近思錄》原文、注文,加以標點、整理,在閱讀上較為清楚易懂,此書由臺灣學生書局所出版,近年中國大陸華東師範大學,亦將此書之內容以簡體字的形式出版。
(網址: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XBSOQeWlnFEC&lpg=PP1&ots=HM2_K9tzJ3&dq=%E8%BF%91%E6%80%9D%E9%8C%)
撰稿人:王志瑋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號晦翁,婺源人(今江西婺源縣),寓建州。生於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卒於南宋寧宗慶元六年,享壽七十一歲。
南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朱熹時年五歲,其父朱松(1380-1407)攜家遷尤溪。是年,朱熹入小學、開始讀《論語》、《孟子》。根據《年譜》所載:「朱熹穎悟早慧,始誦《孝經》,即書八字於其上:『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嘗指日問朱松:『日何所附?』朱松曰:『附於天。』又問:『天何所附?』朱松奇之。又嘗與群兒嬉遊,獨在鄭氏館前沙洲上用指畫沙,視之,乃是八卦。」從《年譜》所載之事可以看出,朱熹在幼年之時,便展現出其聰慧的一面。南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朱熹時年六歲,初次見面李侗(1093-1163),不過此時二人尚未正式建立起師徒的關係。而紹興九年(1139),朱熹年十歲,是年朱熹在臨安刻苦讀《孟子》,慨然有做聖人之志,可以說是朱熹對於孔、孟思想的初步體會。明年起,朱熹便從學於劉子翬(1101-1147)。其後,朱熹又遵父親的遺命,從學於胡憲(1086-1162)、劉勉之(1092-1149),為朱熹的學術立下根基。
到了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是年朱熹二十四歲,始拜師於李侗。在此之前,朱熹無書不讀,無論二程之言論、佛老、雜家,皆有所涉獵。然而在拜師李侗之後,李侗便教誨朱熹專讀儒家之書,為朱熹一生的學術指引一條康莊大道。其後,朱熹一方面研讀儒家經典,與人論學,一方面亦開始逐步反思整理經典。而在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朱熹時年三十四歲,是年朱熹與呂祖謙(1137-1181)開始書信往返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步釐清自己的學說內容。同時在乾道二年(1166)時,朱熹年三十七歲,開始與張
ㄔˋ﹔chi栻討論已發未發之中和說。
乾道六年(1170),朱熹年年四十一歲,居喪,是年並建立寒泉精舍。自此以後,寒泉精舍的論學在中國思想史的發展上,具有一定的關鍵地位。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朱熹年四十六,在寒泉精舍與呂祖謙共同編定《近思錄》。是年五月,朱熹、呂祖謙、陸九淵(1139-1193)、陸九齡(1132-1180)於鉛山論學,史稱「鵝湖之會」。在此次的學術討論中,將朱、陸二人學術風格的差異顯題化,據《象山年譜》所載:「鵝湖之會,論及教。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此頗不合。」由此可見,二人對於讀書修養的「進程工夫」有著不同的見解,自此以往,朱、陸學風的辯論,被後人不斷地討論。
淳熙九年(1182),朱熹年五十三,是年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集為一編,刊刻於婺州,是為《四書集注》,而「四書」之名則始於此。淳熙十年(1183),武夷精舍完成,為朱熹另一個講學之地。淳熙十五年(1188),朱熹年五十九歲,《周易本義》完成,為朱熹對於《易》學的研究成果。
南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朱熹年六十五歲,是年十月,朱熹受詔進講《大學》。是年十二月,竹林精舍完成,為朱熹晚年講學之地。而自南宋光宗慶元元年(1195)起,朝廷中禁偽學之風已然成形,直到朱熹過世時,皆未能解禁,不過當黨禁解除後,朱熹的學術逐步再度被提倡,對於後世有著深厚的影響。 朱熹一生事跡見於《宋史‧道學列傳》中,而其生平思想,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宋元學案》列有〈晦翁〉學案。朱熹的思想,大抵而言,主張性即理,然而在生化萬物的過程中,不得不受氣稟的影響,故萬物皆有是理,但其性則有偏正清明昏濁之不同,於是修養工夫便是透過格物之法,以類推的方式達到豁然貫通於道的境界。
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朱熹從祀孔廟。朱熹生前著作繁多,所著之書主要的有《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或問》、《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通書》、《西銘解》、《楚辭集注辨證》、《韓文考異》。所編次有《論孟集義》、《孟子指要》、《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小學書》、《通鑑綱目》、《五朝、三朝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又有《文集》一百卷,生徒問答凡八十卷,別錄十卷,多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