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黃氏日抄

內容介紹

《黃氏日抄》一書,收錄黃震(1212-1280)平日讀書劄記、書信文章之一部著作。全書共有九十七卷,不過今傳本已缺卷八十一、卷八十九、卷九十一等三卷,故實際上已成為九十四卷之殘本。全書之卷次安排上,卷一至卷六十八,收錄黃震平日讀書心得之言論,就內容上來看,則包含了經、史、子、集四個部分;卷六十九至卷九十七,則收錄黃震書信文章等作品,因此本書成為研究黃震思想的重要參考書籍。

  由於黃震的學術思想為宗程朱一系,因此在《黃氏日抄》裡,亦透露出對於陸九淵(1139-1193)學派與佛、老思想批判的一面。如在卷二〈讀論語‧有子孝弟章〉,黃震指出:「按《論語》首章言學,次章即言孝弟,聖門之教人莫切於孝弟矣。此章象山斥為支離,固不可知。」、卷四十二〈讀本朝諸儒書十‧陸象山文集〉,黃震亦言:「告子、荀子之語,眾所共斥,而象山獨取之。伊洛諸如之言性,眾所共宗,而象山獨斥之。」由此看來,黃震對於陸九淵的學術意見,是多所批判,而其立論的基點,則是屬於站在朱學的立場來發言。至於對於佛、老思想的批判,黃震於卷二〈讀論語‧攻乎異端章〉指出:「後有孟子闢楊、墨為異端,而近世佛氏之害尤甚,世亦以異端目之。」、卷四十一〈讀本朝諸儒書九〉總評:「本朝理學發於周子、盛於程子。程子門人以其學傳世者,龜山楊氏、上蔡謝氏、和靖尹氏最為顯。龜山不免雜於佛,……上蔡才尤高而弊尤甚,其於佛學殆不止雜而已,……其後橫浦張氏又復資僧杲老,一脈相承,非復程學矣!」從以上的言論來看,黃震試圖透過閱讀諸儒之著作,觀其人之思想,再以朱熹學說為判準,評論諸儒思想之得與失,立場鮮明,發揚朱學的意味濃厚。

  不過《黃氏日抄》中,亦透露出黃震並非一味地墨守程朱之說法而無改易,在卷五十九〈讀文集。韓文〉中,黃震則替韓愈(768-824)性三品說辯護:「孔子言性,包舉大體,孟子之說,特指本源而言性,無出於孔子者矣。奈何三品之說,本於上智下愚之說,而後進喜聞伊洛近日之說,或至攻詆昌黎耶!」黃震認為韓愈之三品說,實則本於孔子(前551-前479)之上智下愚說,並非妄言,因此認同韓愈的說法。於是全祖望(1705-1755)在〈澤山書院記〉中表示:「其日鈔諸經之說,間或不盡主建安舊講,大抵求其心之所安而止,斯其所以為功臣矣。」《四庫》館臣亦言:「蓋震之學朱,一如朱之學程。反復發明,務求其是。非中無所得,而徒假借聲價者也。」

  今本《黃氏日抄》,文淵閣《四庫全書》有收入,同時日本立命館大學圖書館亦藏有宋版較刻,由中文出版社影印出版,二書皆為未標點本。

撰稿人:王志瑋

作者簡介

黃震(1212-1280),字東發,號於越,慶元府慈谿(今慈谿)人。生於南宋寧宗嘉定六年,卒於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享年六十八歲。
  黃震幼年之時,父親黃一鶚庭訓甚嚴,常教與朱熹(1130-1200)所編定之《論語》,因此早在黃震還小的時候,便常受到聖賢之書的薰陶。由於個性不慕榮利,亦不喜科舉時文,於是黃震科考結果,總不如預期,但為了生計,於是黃震便開始以授書啟蒙為業。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黃震時年二十二,讀書於餘姚縣學。端平三年(1236),正式拜朱熹三傳門人王文貫為師,王文貫則教其《論語》、《毛詩》、《春秋》等經籍。透過王文貫的教導,使得黃震對於朱學能有更深入地了解。南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黃震時年四十四歲,終於登第進士,展開其仕宦生活。
  到了南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蒙古軍自黃州渡江,此時鄂州的情勢危急,黃震被任命為吳縣任尉。未及到任,又因嘉興府華亭縣水災,於是黃震又以權知縣事的身份,被任命解決水患問題。為了解決當地水患,黃震則「盡出己俸,倡率煮粥」,又申倉司乞米賑救,終於將水患解除。由於此次黃震為官視民如傷,又救災有功,具有有儒者濟世之風,於是朝野人士相聞而爭薦之。
  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冬至,黃震擢史館檢閱,與真德秀(1178-1235)、洪咨夔(1176-1236)、李心傳(1167-1244)、徐元杰(1194-1245)、杜範(1182-1245)、袁甫(1174-1240)等六君子同修南宋寧宗、理宗兩朝國史實錄。其後十七年間,黃震屢為調往各地任官,計歷達十任之多,並且到任之後,往往能「事至立決」,因而頗受好評。綜觀黃震在任官其間,其終身自奉儉薄,凡遇人有急難,則往往「賙之不少吝」,其行為堪為士人的表率。
  黃震致仕後,榜其門曰「湖山行館」,其後又自署「杖錫山居士」。南宋滅亡,黃震隱居於寶幢山,誓不入府。而前居之圖籍器物,因亂世而被掠奪,黃震亦不因此而憂於心。不過由於日惟一食,遂餓死於山中。門人弟子為了感念黃震之為人,因而私諡曰「文潔先生」,將之葬於慈溪縣之杜湖山,並建澤山書院紀念之。其生平事跡《宋史》本傳有錄之,而在學術上的表現,可見《宋元學案》之〈東發學案〉。
  黃震的主要著作,計有《黃氏日抄》九十七卷、《古今紀要》十九卷、《古今紀要逸篇》一卷(又稱《戊辰史稿》)、《仰天遺草》。
  黃震之學術思想,則以朱學為宗,如在《黃氏日抄》中,即站在朱學的角度,對於陸學、佛老之學皆有所批判。同時對於朱學的態度,亦非一味地墨守成規,在《黃氏日抄》裡,亦可見得黃震與朱熹的看法有所不同之處。於是近人錢穆先生(1895-1990)評之曰:「蓋東發之學,專崇朱子,其學博,即承朱子之教而來。然於朱子成說亦時有糾正,不娖娖姝姝務墨守,此則尤值重視。朱子論學極尊二程,亦時於二程有糾正。東發之能糾正朱子,乃正見其善學也。」(《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六)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