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編著:繆荃孫、柯劭忞等總纂
  • 語言:正體中文

清史稿‧儒林傳

內容介紹

這部《清史》始終未曾真正修竣定稿。民國十六年(1927),南方的國民政府開始北伐,館長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戰亂導致變局,決定刊印出版,由於是未定本,因此稱為《清史稿》。

此書出版後,由於書中對清朝建國之初,對明朝移民的血腥武力鎮壓、慘烈的文字獄,以及清末的變法維新、辛亥革命,不是隻字未提,就是輕描淡寫甚至相對貶損,因此在年國十九年(1930),北伐成功統一全中國的國民政府,下令列為禁書,不得勘刻印行販賣。

《清史稿‧儒林傳》共四卷,前三卷入傳學者共284人,第四卷依《明史》舊規,收入孔子後裔11人。前三卷為全傳主體,以學術好尚而區分類聚。第一卷為理學,第二、三卷為經學、小學。入傳學者上起清初孫奇逢、黃宗羲,下迄晚清王先謙、孫詒讓止。《清史稿‧儒林傳‧序》提出:聖人之道,猶如高聳的宮牆,而訓詁之法,便是進入宮牆的最佳途徑。一旦學子選錯了途徑,想要追尋聖人之道,是很困難的。很明顯,編纂儒林傳的編輯群,對於乾嘉考據之學,持高度肯定的態度。

此外,《清史稿》有儒林傳與文苑傳兩類。從事辭章者,收入文苑。從事考據者,收入儒林。此一判斷,明顯有著漢宋門戶之見,也被當時及後世學者批評。

儘管《清史稿》因為編纂者的立場,而有許多撰寫上的缺失。但是,此書本身資料詳富,後人想治清代學術史,凡論及學者學行,《清史稿•儒林傳》都是必須參考的文獻。其價值仍不可忽視。

《清史稿》最初的版本共有536卷,包括〈本紀〉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傳〉316卷。記載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稱帝(1616年),到辛亥革命結束清朝統治(1911年)共296年的歷史。

在勘刻印行的過程中,因為發生了某些插曲,意外出現三種不同版本。一是關內本,約七百本。第二種稱為關外本,或關外一次本,約四百本。第三種稱為重訂本,或關外二次本。三者最主要的差別,在列傳部分,有無〈張勳傳〉與〈康有為傳〉。

四九年之後,兩岸對編纂清史,分別有著幾次規模不一的修訂。較近期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02年,成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預計花十年之功,編纂《清史》。中華民國政府則由「國史館」主導,重新校注《清史稿》。用「以稿校稿、以卷校卷」方式,將北洋政府清史館原稿、清國史館歷朝國史稿、清宮檔案及各類官私史料等,進行全面的檢校、查考、補註與訂正。本書已於1999年完成並出版。

撰稿人:李慈恩

作者簡介

民國三年(1914),位於北京由袁世凱掌權的北洋政府,設立了「清史館」。趙爾巽擔任館長,繆荃孫、柯劭忞等為總纂,開始了《清史》的修撰工作。前後歷時約十三年,參與學者超過百人。《清史》的沒有固定編制,人員由館長聘用,主要撰稿者中大多出桐城派。如秦樹聲、朱師轍、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等,皆為桐城人。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