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先生文集
內容介紹
湛若水,字元明;初名露,字民澤,因避遠祖諱,改名雨,後定名為若水。因為居住在廣東增城縣甘泉郡,所以四方學者尊稱他為「甘泉先生」。生於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十月十三日廣東增城府甘泉郡沙壩村,卒於明世宗三十九年(1560),享年九十五歲。
《甘泉先生文集》四十卷本,刻於嘉靖十五年丙申。此版本為甘泉門人聞人詮所刻,收錄了湛若水七十一歲以前的文字。分內外兩編,內編二十八卷,外編十二卷。另外,尚有《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此《文集》是湛若水的門人洪垣輯錄整理而成,並刻於萬曆七年。因為是在湛若水去世之後所刻,所以基本上收錄了湛若水一生中全部代表性的文字,頗能反映湛若水的思想。《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二卷,也是洪垣所刻,時間是萬曆十六年冬。《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二卷,有清康熙二十年和同治五年兩個刻本,內容和萬曆十六年本同。目前研究湛若水思想的學者通常採用萬曆十六年所刻的《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二卷,也就是清康熙二十年和同治五年所刻的《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二卷(這兩個刻本增加的只是後人的序,就內容而言,與萬曆十六年所刻的《湛甘泉先生文集》相同),因此此版本又稱為通行本。但根據喬清舉的研究,他指出嘉靖十五年的刻本也有它參考的價值,且對於研究湛若水的學術交往與明代的學術狀況,都有它重要的意義。當然,嘉靖本也有不足的地方。畢竟,湛若水享年九十五歲,而嘉靖本只收錄到七十一歲前的文字,並沒有辦法表現湛若水晚年的思想面貌。再者,嘉靖本對於較能反映湛若水思想的文字,如《樵語》、《新論》等都沒有收錄,這對研究湛若水思想來說是一大缺憾。不過,這個問題在萬曆七年的刻本《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中得到補足。另外,喬清舉也比較了萬曆七年和通行本的差別,他認為萬曆七年的刻本,不論是在內容上或編排上都詳盡於通行本,甚至萬曆七年的刻本在正文中都付有校梓人姓名,且部分卷所收篇目或具體條目又比通行本多一些,這對於研究湛若水來說,實比通行本提供更多資料。對於喬清舉的說法,筆者附於此提供參考。但目前研究湛若水思想者,實有比參考《甘泉先生文集》更加詳盡且方便的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有《泉翁大全集》、《甘泉先生續編大全》,此是由鍾彩鈞彙編而成,且為標點本。此版本依據為:〔明〕洪垣等編,《泉翁大全集》八十五卷,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嘉靖十九年刻,萬曆二十一年修補本;〔明〕《甘泉先生續編大全》三十三卷,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嘉靖三十四年刻,萬曆二十三年修補本。
撰稿人:許惠敏
作者簡介
湛若水,字元明;初名露,字民澤,因避遠祖諱,改名雨,後定名為若水。因為居住在廣東增城縣甘泉郡,所以四方學者尊稱他為「甘泉先生」。生於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十月十三日廣東增城府甘泉郡沙壩村,卒於明世宗三十九年(1560),享年九十五歲。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哲學家。著作有《格物通》、《春秋正傳》、《甘泉先生文集》等。
在湛若水十歲左右,父親便過世了,但儘管如此,從他父親對他殷殷切切囑咐:「必以顯吾世!」就可以知道父親對他的期待有多深切。當然,湛若水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待。因為他的緣故,他的祖父、父親累贈至資政大夫,南京禮部尚書。憲宗成化十五年(1479),湛若水14歲,進小學就讀,十七年遊學於府庠。孝宗弘治五年(1492),參加鄉試合格,次年會試落第。
弘治七年(1494)29歲時,開始從學於陳獻章。陳獻章告訴他:「此學非全放下,終難湊泊。」湛若水因此獨居一室,遊心千古,默約聖賢用功總括。在弘治十年丁巳(1497)32歲那一年,他終於悟得隨處體認天理六字符訣。在那一年冬天他給白沙的書信〈上白沙先生啟略〉,寫道:「一旦忽然若有開悟,感程子之言,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一字,卻是自家體認出來。李延平默坐澄心,體認天理。愚謂天理二宇,千聖千賢大頭腦處。堯舜以來至孔孟,說中說極,說仁義理智,千言萬語,都已該括在內。若能隨處體認真見得,則日用間參前倚衡,無非此體,在人涵養以有之於己耳。云云。」而陳獻章見到湛若水對聖賢道理有所體悟,便很高興的回信給他說:「去冬十月一日發來書甚好,日用間體認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處。」陳獻章逝世於弘治十三年,而湛若水師事陳獻章有七年,在這七年的時間,從陳獻章與友人往來的書信和贈答詩詞看來,陳獻章是非常欣賞湛若水,而且還向別人稱讚他是「參前倚衡學者」。弘治十二年,在陳獻章逝世的前一年,陳獻章以江門釣台贈湛若水,並贈詩三首〈江門釣瀨與湛民澤牧管〉七絕,並自跋曰:「達摩西來,傳衣為信。江門釣臺,亦病夫之衣缽也。玆以付民澤,將來有無窮之托。珍重!珍重!」這是以湛若水作為江門學派的傳人。隔年,陳獻章去逝。湛若水云:「道義之師,成我者與,生我者等。」並為陳獻章「制斬衰之服,廬墓三年,不入室,如喪父然」。
孝宗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39歲時,在僉憲徐綋勸駕下,他才奉母命北上參加會試。孝宗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湛若水40歲,京師會試,學士張元禎、楊廷和為考官,讀其「中者天下之大本論」,嘆以真儒復出,曰:「非白沙之徒不能為此!」拆名果然,置名第二。結果,廷試第六,遂舉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當時,王陽明在京師擔任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且開始授徒,倡導身心之學,而湛若水與之初識,便「一見定交,共以倡明聖學為事」。沒多久,王陽明便因得罪劉瑾,貶謫到貴州龍場。武宗正德二年丁卯(1507)十月,湛若水擔任翰林院編修。正德三年二月,充會試同考官,對呂柟(涇野)甚為賞識,拔置第一。正德五年庚午(1510)11月,王陽明回京,明年,調任吏部驗封主事,與湛若水比鄰而居。這時候黃綰也在京師,三人相歡語合,訂交共學。就在這幾年期間,湛若水聲名日隆,學者都稱他是「甘泉先生」。
武宗正德七年壬申(1512),湛若水47歲,出使安南,冊封國王。在出使時,湛若水順道侍奉母親回到家鄉,但他母親認為京師的氣候較適合居住,因此希望他回到京城時,順道帶她一道回去。正德八年(1513)湛若水從安南返回京城,便回鄉接母親一同北上,在正德九年抵達京城。可是就在那年冬天,他母親突然中風,後來雖然有稍微好轉,但隔年(正德十年)正月病情又再度復發,三天後就逝世了。湛若水哀毀匍匐,不能仰視,旋即奉母柩南歸。在回鄉途中,經過大庾嶺,由於道路顛簸難行,湛若水擔心會傷到母親的靈柩,竟然改走數十里的山路。抵達故鄉增城,湛若水廬墓三年,日夜號泣,連禽鳥都為之震撼。到了冬天,還有五色瓜生長在墳墓的新土上,而且一本數蔓,九實連蒂。人們都認為這是因為湛若水的孝心所致。
湛若水五十二歲那年,服闕,上疏養疾,朝廷許之。秋,築室於西樵山(屬廣東省南海縣)大科峰下,安閑恬淡,過著退隱講習的生活。世宗嘉靖元年壬午(1522),甘泉再度被朝廷重用。嘉靖七年戊子升南京國子監祭酒,是年闢新泉精舍,廣納四方學者。嘉靖十九年七十五歲才得到朝廷允許,告老還鄉。這時,他的門人洪垣為他在廣州開天關書院,而甘泉就歸此地講學。嘉靖三十九年庚申,甘泉九十五歲,逝世於禺山精舍,臨終前尚講「克己復禮」章。
甘泉一生久居高官,生活優裕安定,所開書院、精舍甚多。《明史‧儒林傳》云:「甘泉為官累年,足跡所至,必建書院以禮白沙。」據羅洪先所作的甘泉〈墓表〉記載,甘泉一生所建或所曾講學的書院,「於其鄉有甘泉、獨崗,蓮洞館谷,……湖南南岳則有南岳、紫員館谷。」其實這還不是全部,此外還有峨眉書院、白沙書院等,甘泉在這些書院中開展了廣泛的講學活動,他的門人遍布天下。〈甘泉學案一〉謂:「其後源遠流長,王氏之外,名湛氏者,至今不絕。即未必仍其宗旨,而淵源不可沒也。」誠其然也。
湛若水學說宗旨在於「隨處體認天理」。此宗旨的提出是在他問學於白沙階段自悟而得,且得到陳獻章的稱許。但此宗旨內容真正成熟,則是要到湛若水與王守仁彼此論難的過程中才逐步發展起來。對於湛若水此「隨處體認天理」的主張,在王守仁或者至明末清初的黃宗羲,都認為是「求之於外」,有為「舊說所拘」之嫌,但就湛若水自己則認為他的說法才是真正的心學。他說:「吾所謂體認天理者,體認於心,即心學也。」就目前研究觀之,對於湛若水心與天理的關係,則仍未能給出一個明確的定論。,畢竟在湛若水很多的說法裡,如「又謂『只是這些虛靈意思平鋪著在』,恐便有以心為天理之患,以知覺為性之病,不可不仔細察」,便很難判定他是否真能肯定心即理義。還有,他強調「隨處體認」的工夫,確實又有朱子「格物窮理」的意味。因此,目前研究湛若水思想者,要不從「心與理合」來理解他「隨處體認天理」之意,又不就是從以「天理」來貞定住「心」(心之所以為心,必須以性作為定盤針)來理解湛若水的心學義,要不則仍認為他自己雖說是心學,但實已隱含著朱子學的思想,各家說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