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南軒集

內容介紹

《南軒集》一書,為南宋張ㄔˋ﹔chi(1133-1180)之生平著作。張栻原為湖湘學派胡宏(1105-1161)的弟子,後因與朱熹(1130-1200)交遊,二人在學術思想上,則有相近之處。而朱熹、呂祖謙(1137-1181)、張栻三人,彼此又為講友,在當時皆負盛名,因此時人稱之為「東南三賢」。

  今傳本《南軒集》共四十四卷,為朱熹在張栻過世後所編次之版本,有關編纂的過程,朱熹在〈南軒文集序〉中表示:「敬夫既沒,其弟定叟褒其故稿,得四巨編,以授予曰:『先兄不幸蚤世,而其同志之友,亦少存者。今欲次其文以行於世,非子之屬,而誰可?』……然吾友平生之言,蓋不止此也。因復益為求訪,得諸四方學者所傳,凡數十篇。又發吾篋,出其往還書,疏讀之,亦多可歂頋,方將為之定著,膳寫歸之。張氏則或者已用別本摹印而流傳廣矣,遽取觀之。蓋多向所講焉,而未定之論。而凡近歲以來,談經論事,發明道要之精語,反不與焉。……於是乃復亟取前所蒐集,參伍相校,斷以敬夫晚歲之意,定其書為四十四卷。」從以上朱熹的〈序〉文來看,可以得知張栻生前之著作,在張栻過世後,其弟則有意將之集結為書。不過由於所收集的文稿尚有缺漏,而坊間所刊又為張栻早年之著作,因此朱熹便又收羅一些張栻的著作,於淳熙十一年(1184)定為四十四卷,使得張栻的書信著作得以流傳於世。

  今傳本之《南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有收錄,同時廣學社亦有出版《南軒集》,惟皆為未標點本。清道光年間,又將張栻其他著作《易說》、《論語解》、《孟子詳說》、《二程粹言》、《南岳酬唱集》、《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南軒先生文集》等合刻為《南軒全集》,中國大陸之長春出版社出版標點本《張栻全集》,此書在研究閱讀上較為方便。

撰稿人:王志瑋

作者簡介

ㄔˋ﹔chi(1133-1180),字敬夫,字欽夫,一字樂齋,號南軒,綿竹人(今綿竹),徙居衡陽。生於南宋高宗紹興三年,卒於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享年四十八歲。
  張栻生於官宦之家,其父為南宋初年朝中大臣張浚(1097-1164),故張栻的幼年教育,即是在庭訓中奠基學問的基礎。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張栻年十四歲,張浚便教以《易》經和聖人之道,加深了張栻對於儒學的認知。直至紹興三十一年(1161),張栻年二十九歲,是年張栻稟父之命而從學於湖湘學派之胡宏(1105-1161),胡宏並教之以河南程氏學。自此以往,張栻的學問方向已定,逐步形塑個人的學術風格。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張栻時年三十三歲,是年起,張栻便開始與諸學友一起講論,從討論中修正並加深自己的學問。同時,在這一年中,張栻並為胡宏《胡子知言》作序。乾道二年(1166)正月,張栻完成《二程粹言》一書,此二書的完成,意謂著張栻已將程學與湖湘學融鑄消化成自己的學術主張。是年十一月,由於嶽麓書院重修完成,張栻便與眾學者在此講論《孟子》中的「公私義利之辨」。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張栻時年三十五歲,是年九月,朱熹(1130-1200)至長沙登門拜訪,兩人便展開中和之說的討論。乾道六年(1170),張栻與朱熹、呂祖謙(1137-1181)三人共論《胡氏知言》,進行學術討論。是年,張栻完成《洙泗言仁錄》,與朱熹書信往返討論「仁說」。乾道九年(1173),張栻年四十歲,修訂自撰《仁說》。是年,張栻完成《論語說》、《孟子說》,其後又經屢次修訂。綜觀短短數年間,張栻藉由論學之機,從討論中逐步釐清、修訂自己的論點,同時所談的這些議題,亦是對朱熹、呂祖謙的思想,有著一定的影響,諸如「中和說」、「仁說」等。
  張栻生長於官宦之家,因此少以蔭補承務郎,孝宗時歷左司員外郎,除秘閣修撰,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累官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不過張栻一生最精彩之處,並不在於官宦生活,而是集中在與友人論學、著書之上,其學風坦蕩明白,表裏洞然,尤嚴於義利之辨,學者尊稱為南軒先生。其生平事跡見於《宋史‧道學傳》中,而其學術表現,《宋元學案》列於〈南軒學案〉之中。
  張栻一生主要之著作有《南軒易說》,《癸已論語解》,《癸已孟子說》,《伊川粹言》,《南軒集》等。大抵而言,皆為理學家說經之樣態,對於當時學術風氣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