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語言:正體中文

禮記

內容介紹

◎成書過程與架構
《禮記》是對於《儀禮》的解說。《儀禮》只記載了制度儀文,所以從戰國到漢初之間,有許多儒者寫下了對於《禮》的闡釋,或者根據《禮》的意義進一步發揮。這些篇章原本是分散流傳的,數量頗多,但是都不清楚作者的姓名身分,所以《漢書.藝文志》統稱為:「《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所記也。」漢代儒者整理這些「《禮》之記」,編輯成書,以作為教授《儀禮》的參考資料。而又有兩種版本,一是戴德所編的《大戴禮》,收了八十五篇;後來侄子戴聖又再從中篩選出四十九篇,編成《小戴禮》,也就是現在所看到的《禮記》。

由於是輯錄零散文章而成,《禮記》的內容很豐富,但是各篇的主題與體例很複雜。以體例來說,有些篇章是許多單則文字的集錄,如〈檀弓〉;有些篇章是短文綴屬而成,如〈樂記〉;有些則是一篇完整的作品,如〈三年問〉。面對不同性質的篇章,分析、解讀的方法便要有所不同。此外,各篇章的主題,又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類別。依據劉向《別錄》的分類,則有九種:(一)通論,包括〈檀弓〉(上、下)、〈禮運〉、〈玉藻〉、〈大傳〉、〈學記〉、〈經解〉、〈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坊記〉、〈緇衣〉、〈表記〉、〈大學〉、〈中庸〉、〈儒行〉;(二)制度,包括〈曲禮〉(上、下)、〈王制〉、〈禮器〉、〈少儀〉、〈深衣〉;(三)喪服,包括〈曾子問〉、〈喪服小記〉、〈雜記〉、〈喪大記〉、〈奔喪〉、〈問喪〉、〈服問〉、〈間傳〉、〈三年問〉、〈喪服四制〉;(四)世子法,包括〈文王世子〉、〈內則〉;(五)祭祀,包括〈郊特牲〉、〈祭法〉、〈祭義〉、〈祭統〉;(六)吉禮,即〈投壺〉;(七)吉事,包括〈冠義〉、〈昏義〉、〈鄉飲酒禮〉、〈射義〉、〈燕義〉、〈聘義〉;(八)樂記,即〈樂記〉;(九)明堂陰陽記,包括〈月令〉、〈明堂位〉。

◎主要內容與價值
孔子非常重視禮樂,一再向學生耳提面命,如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不知禮,無以立也」、又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依序出自〈雍也〉、〈堯曰〉(〈季氏〉中也曾向孔鯉說:「不學禮,無以立」)、〈泰伯〉、〈泰伯〉]不過,孔子也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陽貨〉]換言之學禮最重要的不是照樣演練,而是要學習儀式之中的精神意義。而《禮記》中許多篇章,正可以看到這一面的闡發,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儀禮》中諸多儀式的涵義。再者,現存的《儀禮》不全,並非周禮儀式的完整面目,而《禮記》中也有些篇章(如〈檀弓〉、〈內則〉、〈月令〉等),可以作為補充。

另一方面,《禮記》中的文字,也展現了戰國到漢初儒家學者的思想,其中有許多重要的論述,對後世有很深的影響。如〈禮運〉所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一段,不僅是儒者的政治理想,至近世也還為人耳熟能詳。再如哲思深微的〈大學〉、〈中庸〉兩篇,更受宋儒朱熹看重,與《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不僅成為元明以後學子必讀的經典,更影響了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的學者。由此數例,可以一窺《禮記》的重要性。

◎新校、新譯標點本
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
姜義華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禮記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

撰稿人:吳曉昀,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