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 、共1張圖片
  • 編著:徐復觀
  • 出版者:《民主評論》第3卷10期
  • 出版日期:1952/04/01

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與新生

內容介紹

本文原為徐復觀先生發表於一九五二年五月的《民主評論》第三卷第十期中,又收入一九八八年九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先生所著之增訂再版《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一書中。

全篇文章主要分為四個段落進行論述,各段落的標題與主要內容如下:
一、環繞此一問題的論爭
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實際就是對中國文化基本性格的一種嘗試性的說明。中國民族統一的性格,是在漢代四百年中由儒家精神所陶鑄,所定型的。儒家不是宗教,但其一貫的精神,能貫注於實際人生之普遍而且長久,非世界任何「一家之言」所能比擬;所以也不妨稱他為中國的非宗教性之偉大宗教。中國歷代帝王推尊孔子,或出於由社會風氣所形成的個人景仰,或看重儒學是一種社會勢力。儒家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之基本文化,其原因在社會而不在政治。反對本國文化的說法,彌漫於各處。其結果,並沒有促進西化,而只是取消了一切做人的尺度。只有自覺的先承認自己的文化,才能站在自己文化的好的一面。談中國文化之另一用意,毫無疑義的也是要鼓勵這種民族感情,以增強民族的活力。有活力的民族,才是能創造的民族。

二、儒家精神的基本性格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在發軔之初,其動機已不相同,其發展遂分為人性的兩個方面,而各形成一完全不同性格。近代西方文化,形成其近代文化的主要性格的,是希臘的產物。希臘學問的主要對象是自然,是在人之外的事物,而其基本用力處則為知識。而近代則是將其用作權力的追求。「知識即權力」這一句話,道破了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中核。中國文化的精神,亦即儒家的精神,和上所述的恰成一相反的對照。儒家之基本用心,可概略之以二。一為由性善的道德內在說,以把人和一般動物分開,把人建立為圓滿無缺的聖人或仁人,對世界負責。一為將內在的道德,客觀化於人倫日用之間,使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皆成為一個「仁」的關係。儒家內在的道德實踐,總是歸結於人倫。而落到現實上的成就,大體是從三個方面發展,一為家庭,二為政治(國家),三為「教化」(社會)。

三、成就中的限定
儒家精神中缺乏科學,儒家精神中之所以沒有科學,只是由道德實踐性限制了思索的自由發展;由道德的主體之重視不知不覺地減輕了事與物的客觀性之重視。

四、時代的新生
我們的基本困難,不僅在於我們文化中缺少了知性的一面,而更在於連儒家所成就的仁性之一面,也並未能保持。所以作者才提出儒家精神的新生來,為現代的人「先立其大本」。但僅立其大本並不算完事,這裡須要我們作一面新生、一面轉進的雙重努力,即仁智雙成的努力。自覺於人性之全,使仁性知性,互轉互忘而互相成,這是儒家精神新生轉進的大方向。

撰稿人:黃智信

作者簡介

徐復觀教授,名秉常,字佛觀,後由熊十力更名為復觀。湖北省浠水縣人,生於一九○三年,卒於一九八二年。一九二六年曾參加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一九二八年赴日本留學,先在明治大學學習經濟,後入日本陸軍士官軍校步兵科學習軍事。回國後,投身軍旅多年,一九四六年以少將銜退役。一九四九年到臺灣,一九五五年任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一九六九年自東海大學退休。次年到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新亞研究所教授。著有《學術與政治之間》、《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兩漢思想史》、《中國經學史的基礎》、《中國思想史論集》、《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中國藝術精神》等書。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