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語言:正體中文

王文成全書

內容介紹

《王文成全書》可說是了解王守仁的思想與生平最詳細的資料。由《傳習錄》、《文錄》、《續編》、《附錄》四部分組成,這些著作在集結之前,大多經過數次增補刪訂,亦曾單獨刊行,最後在隆慶六年(西元1572年),由御史新建謝廷傑彙整編定,刊刻印行,成為現今所見之《全書》。以下分別敘述各部分成書經過:

一、《傳習錄》
現存《王文成全書》中的《傳習錄》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為弟子記錄陽明講學內容的語錄;中卷則集結了陽明已刊刻的論學書信;下卷為門人所蒐錄的陽明遺言。此三卷分別有其成書過程,之後才合刻出版,成為現今《傳習錄》的樣貌。上卷合徐愛、薛侃、陸澄所輯錄的講學內容,並由薛侃刊刻,原名為《傳習錄》;中卷則為南大吉所輯,錢德洪再加以增補改動;下卷則是門人採錄,並經過錢德洪整理編輯,原名為《傳習續錄》。嘉靖三十七年(西元1558年),胡宗憲首次合三卷為一書,成為《傳習錄》之原初型態;隆慶六年(西元1572年),謝廷傑彙刻《王文成全書》時,又稍加增補刪減,便成為現今所見的版本。

二、《文錄》
《文錄》包含《正錄》五卷,分為「書」、「記」、「序」、「說」、「雜著」五類;《別錄》十卷,分為「奏疏」、「公移」兩類;《外集》九卷,分為「賦」、「詩」、「記」、「序」、「說」、「雜著」、「傳誌」七類。目次則按照時間先後排定。《文錄》內容較為駁雜,錢德洪既想發明老師思想的真義,又想留存與學問較不關的文字,因此加以編次,純粹講學明道的文章輯為〈正錄〉;其他的就輯為〈外集〉;至於奏疏之類的公文則另外輯為「別錄」。

嘉靖六年(西元1527年),鄒守益採錄老師文章,並由陽明自標年月,錢德洪編次;之後錢德洪又收集若干文字,這部分便附錄一卷於鄒守益所輯《陽明文稿》之後。陽明去世之後,錢德洪訃告同門,廣收老師逸稿,並與歐陽德等人增續彙編成《陽明存稿》數十卷。嘉靖十一年(西元1532年)錢德洪與黃省曾校定文稿,並分篇類為「正錄」、「外集」、「別錄」,共二十四卷,嘉靖十四年(西元1535年)由聞人詮刊行,名為《陽明先生文錄》。嘉靖三十六年(西元1557年),唐堯臣據胡宗憲之命重新刊刻。

三、《續編》
嘉靖四十年(西元1561年),錢德洪將陽明《上國遊》(作於弘治初年)編成《文錄續編》一卷,單獨刊行。嘉靖四十五年(西元1566年),錢氏又加上《大學問》(嘉靖六年成書,西元1527年)、《五經臆說》(正德三年成書,西元1508)及序、書、記、疏等彙編成《文錄續編》六卷。當時嘉興知府徐必進將《文錄續編》六卷,與陽明幼子王正億所編的《陽明先生家乘》(後改名為《世德紀》)合刻刊行。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錢德洪再將沈啟源編訂的《三征公移逸稿》、張峯於嘉靖二十九年(西元1550年)重刻之《山東甲子鄉試錄》(此文為陽明三十三歲主試山東時作)增補進《文錄續編》中,成為現今《全書》中《續編》的樣貌。

四、《附錄》
《附錄》主要包含《年譜》與《世德紀》,《年譜》除了正文,還附上沈啟源所蒐羅,錢德洪、王畿等人所著的〈年譜序〉五篇,以及鄒守益、羅洪先等人所著的〈論年譜書〉二十篇;《世德紀》內容包括《陽明先生家乘》,以及陽明先生之墓誌銘、行狀、祭文等。

《陽明年譜》最早由薛侃、歐陽德、黃弘綱、何性之、王畿、張元沖蒐集材料,鄒守益匯整。嘉靖二十六年(西元1547年),錢德洪寫成了一部份,十年後續完,並著成《王陽明先生圖譜》一書。嘉靖四十一年(西元1562年)羅洪先對《圖譜》加以增補潤飾,隔年由胡松、王健初刻刊行。隆慶二年(西元1568年),錢德洪又再增訂《年譜》,並補了《年譜附錄》,收錄沈啟源所收集的〈年譜序〉、〈論年譜書〉等數篇文章。

大體而言,《全書》是由《傳習錄》、《傳習續錄》、《陽明先生文錄》、《陽明先生文錄續編》、《陽明年譜》、《世德紀》等作整合而來,隆慶六年(西元1572年),謝廷傑將這些著作匯集,並稍微調整了整體的架構,共合三十八卷,付梓刊行。(《王文成全書》的成書過程與相關考證問題,可詳參錢明先生所作〈陽明全書成書經過考〉一文。)

《傳習錄》與《文錄》的〈正錄〉,是理解解陽明哲學思想的最佳文獻;從他的奏、疏,則可見出其關於政治、軍略的想法;而陽明的詩賦也相當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便贊其詩「秀逸有致」,可見陽明雖志不在此,但年少時在辭章技藝用力之深。另外,《附錄》有關於陽明的年譜、傳記、行狀等,對於了解陽明的生平經歷、學術發展與家世淵源很有助益。如果對王陽明的學術、著作與生平有興趣,可以參考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四位先生編校的《王陽明全集》(共上、下兩冊),除了加以點校之外,也對原有的《王文成全書》有所整編,並增補相關資料,值得參考。



撰稿人:余姒倩

作者簡介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曾在陽明洞築室隱居,故學者稱為陽明先生。父親王華是明憲宗時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尚書。陽明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西元1472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七年(西元1528年),諡號文成,是一位集道德學術與事業武功於一身的大儒。他在內聖學上歷經曲折磨難而提出亙古不朽的「致良知」學,並且認為致良知要真切,必得「事上磨練」,因此,陽明的事功也可視為他篤誠實踐良知學的表現。
  陽明從小就表現出才思敏捷與性情豪邁的一面,據《年譜》記載,陽明少年時便質疑私塾老師以讀書登第為第一等事,認為讀書學聖賢才稱得上第一等事;又曾出遊長城山海、居庸、嘉裕三關,飽覽塞外壯闊風光,由此興起經世濟眾之志。不過,雖然陽明這時萌發出學為聖賢、經世濟民的志願,但對於聖賢之所以為聖賢的核心精神,恐怕是還未能明白的。爾後,陽明遭遇了摸索、挫折與磨難,才真正走入儒家聖學之門,這一番經歷儘管曲折,但見出陽明面對生命意義的探索,是如何真誠不懈。
  陽明十八歲時謁見了當時朱子學大家婁諒(字克貞,號一齋,為吳康齋弟子,1422-1491),很受婁諒所說「聖人必可學而至」的啟發;二十一歲時讀遍朱子的著作,看到其中說到「格物」有「眾物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的句子,因就近有竹,便取竹格之,對著竹子沈思其中的至理,結果不但一無所得,還因此病了。陽明受此挫折,認為成聖之路不是人人有分可走的,便隨俗去從事文章技藝。到二十七歲時,陽明雖然在詩賦上頗有所得,但認為文章技藝畢竟無法通向至道,並非他的志向所在,此時讀到朱子說:「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反省到以前讀得雖多,卻沒有循序漸進而日益精微,於是順著這個要領,讀書思考得就比較深入通貫了。儘管如此,陽明仍覺所得之理與自己的心終究無法相合,在沈鬱中更加感嘆聖賢之事於自己無分,便再次捨離朱子之學,轉向仙釋養生之學。到三十一歲時,陽明已潛心於養生仙佛之學,隱居日久,本想出離塵世,但因心中掛念父親與祖母,無法下定決心;一段時日之後,忽然領悟到,人之愛親乃出於內在本性,是無法斷滅的,便不再從事仙佛之學。這一點愛親之心,可視為陽明學問之隱隱萌芽。由此,陽明開始提倡身心之學,要人立志成聖,並在三十四歲時與湛若水(字元明,號甘泉,1466-1560)一見定交,共同以倡明聖學為志業;不過,「物理吾心,終判為二」問題的透徹解決,卻是在遭逢一場重大的危難中方才曙光乍現,自此他的成德之學真正發露而漸次全幅展開。
  正德元年(西元1506年)明武宗繼位,宦官劉瑾弄權專擅,陷害忠良,陽明上疏營救南京科道官戴銑、薄彥徽等人,亦下詔獄,並被貶謫為貴州龍場驛驛丞。龍場在貴州西北方,地勢險峻、荊棘遍布,蟲蛇出沒,到處皆瘴癘之氣,和當地人語言不通,只能以土木搭建陋室居住,隨從也都病了。在這麼惡劣艱困的處境中,陽明日夜默坐澄淨內心,自問:「聖人若在這種處境,還能有的道是什麼?」一日夜半時分,忽然領悟到:「格物致知」的要旨在於「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以前往外在事物中求理,是本末倒置。這是陽明道德學術大轉關,從向外求理的路子,逆轉為向內自覺自己的良知本來具足,不需外求,本心良知便是至理。龍場一悟,陽明自此開啟了他成聖之學的大門。
  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1610-1696)的《明儒學案》提出陽明學成之後有三變,這並不是說陽明悟「格物致知」之後,在成聖之學上還有異質的轉變,而是在教人成德成聖的修養工夫上,有一逐步成熟的發展。首先,以「默坐澄心」為工夫,所謂「默坐澄心」,應指靜坐克己的工夫。正德五年(西元1510年),陽明三十九歲時,教門人靜坐。靜坐的目的是與紛雜之事物隔離,使平日散亂於外的心收斂回到自身,在此默證本有的道德之性。不過靜坐僅是一入手的暫時工夫,只是要人不被紛雜的人欲思慮困擾,使心專主靜定,但不能流於枯槁死寂。所以這裡要有進一步的克己去私工夫,不管寧靜不寧靜,念念去私欲、存天理。所以默坐澄心可以說是一對治毛病的工夫:既治外物紛雜,也對治人欲之私。工夫特色在於往內收斂,強調去私欲、存天理。其次,專提「致良知」。正德十六年(西元1521年),時陽明五十歲,初次拈出「良知」二字,以為良知一點破,則本體全幅洞見,可說是「學問頭腦」,並且良知人人具有,只怕不能當下肯認。而致良知工夫,無論動或靜、有事無事,總是依著本心良知之發用便是。並且,本心良知的呈現,也涵著知行合一的意義。良知之知,不是知識的認知,良知真切朗現,必定涵著篤實的道德實踐;道德行動無不精當,也必定涵著良知的鑒察。因此,知與行不可分先後。陽明整個學問核心便在「致良知」,梨洲認為陽明五十一歲以後工夫日益精熟,「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可說是第三變。時時知是知非,表示良知無不清明省察;時時無是無非,此時良知不落在相對的是非之中,純是良知自己之自然湧現流行,故「開口即得本心」,這可說是揭示出致良知工夫到最圓熟可有的境界。
  陽明不只在道德學問上開拓出一成聖之教,他也有豐碩的事功。在劉謹伏諸之後,陽明升任江西廬陵知縣,七個月內便治理得宜;正德十一年(西元1516年)官至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地,至正德十三年(西元1518年)全數平定了南贛寇匪,並且在當地施行禮義教化。正德十四年(西元1519年),寧王朱宸濠謀反,陽明起兵平亂,並擒獲宸濠。嘉靖六年,陽明奉命征討廣西思恩、田州亂事,平定思、田之亂後,又平八寨、斷藤峽之亂,可謂事功彪炳。
  綜觀陽明一生學術,從青年的多方尋索至專志於儒家成聖之學,自此至晚年,又有不同發明,多所轉折發展;晚歲十餘年,在兵務繁忙中,仍然講學不已,且體會越加深刻,學術規模亦越趨精熟,見出陽明致力於聖學如此。梨洲稱陽明學為「心學」,認為他扭轉了明初以來宗主朱學,即以心向外窮格事事物物之理,使心合理的路子,直接指出此心良知即是天理,不假外求,只要反身自覺即得,於是「人人有個作聖之路」。良知是成聖的內在根據,並且此根據普遍具在,如此一來,人人成聖的努力便有根源、有動力。陽明臨終之時,門人問遺言,他微笑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真可見到心學修養之灑落境界;而其所發明的心學亦開枝散葉,黃宗羲《明儒學案》的《姚江學案》以陽明為首,其下分列浙中、江右、楚中、北方、粵閩等五家學案,可見王學之盛。陽明歿後,隆慶六年(西元1572年),御史新建謝廷傑將已刊行的陽明語錄、著作及後人所作年譜、傳、序等,合刊為《王文成全書》,傳世於今。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