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編著:邵伯溫

邵氏聞見錄

內容介紹

《邵氏聞見錄》是北宋理學家邵伯溫(1037-1134年)的作品,又名《河南邵氏聞見錄》或《邵氏聞見前錄》,是一本筆記體的著作,全書共二十卷。邵氏早年曾與司馬光等來往交遊,以學行著稱。曾任提點成都路刑獄、利州路轉運副使、秘書監校書郎等職,一生中遭逢過王安石變法、元祐黨爭,晚年又遇到靖康之禍,故其見聞極為豐富。本書即邵氏對於王安石變法,以及一些北宋初年的典章制度、逸聞趣事的記錄。書名又稱《邵氏聞見前錄》,乃是後人所改,為的是有別於邵伯溫之子──邵博所撰的《邵氏聞見後錄》而來。

  《邵氏聞見錄》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了:
一、記載王安石變法中贊成變法者與反對變法者的言行、思想、逸事等,甚至連一些生活瑣事亦記入書中,為後代想要瞭解這段歷史的人,提供了具有獨特價值的史料。邵伯溫對變法雙方的代表人物:王安石、司馬光等各有褒貶,但總體來說,他是比較支持那些反對變法的人物,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政治立場的肯定程度要遠遠大於支持變法者。

二、記載北宋時期朝廷和宮中的一些人物事蹟、逸聞趣事。例如本書對於邵雍即記載了一些日常生活起居之事蹟,可以使後人從邵雍之日常起居、過從交遊等方面,瞭解這位大學者的平日生活、道德文章與學術思想。本書也有一些具有過份個人主觀看法與不實的紀錄甚至是惡意誹謗之處。會有這些情形的產生,主要原因在於邵伯溫對於變法的政治偏見以及對黨爭的個人看法,雖未必是正確的,但是可以將它作為具有參考價值的史料來加以看待。整體來看,《邵氏聞見錄》是一部研究北宋歷史,尤其是熙寧變法中,十分有價值的史料筆記,不論是對於王安石的變法運動抱持支持或反對的意見,都具有同樣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邵氏聞見錄》前十六卷記載宋太祖以來的故事,其中夾雜著北宋著名文人王禹偁、柳開、穆修、尹洙、歐陽修、蘇洵、王安石等人的事蹟,有助於瞭解北宋古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另外,書中所載的北宋典章、禮法、制度,亦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邵氏聞見錄》是一部研究宋代歷史,尤其是與宋神宗熙寧變法的相關歷史,不論是對於瞭解贊同或反對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人物,都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此外,邵伯溫的著作尚有《河南集》、《聞見錄》、《皇極系述》、《辨誣》、《辨惑》、《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等。

撰稿人:何銘鴻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