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經小傳
內容介紹
劉敞《七經小傳》一書,《宋史‧藝文志》與晁公武(1105-1180)《郡齋讀書志》皆著錄為五卷本,然疑此本已亡佚,現今之傳本為三卷本,其卷次目錄如下:上卷為《尚書》、《毛詩》;中卷為《周禮》、《儀禮》、《禮記》、《公羊》(內含《公羊傳》、《左傳》,統稱為《春秋》類)、《國語》(此項以附於《公羊》項下);下卷為《論語》。就份量來看,每一經所論之條數不一,最多者為《論語》,計有八十六條;而最少者為《公羊傳》、《左傳》、《國語》,各記一條,比例差異懸殊,大抵為劄記之作。就所論的經籍來看,共計有九部,但稱為七經,大抵將《公羊傳》與《左傳》並歸為《春秋》經類,而以《公羊》代稱之,同時此類之末又附以《國語》一條,故七經之名,實以卷次目錄做為分判標準。
《七經小傳》之所以在中國經學史上,有其一定之經學意義,在於此書具有開創風氣的影響。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經部‧解經類》表示:「元祐史官謂:『慶歷前學者尚文辭,多守章句註疏之學,至敞始異諸儒之說,後王安石修《經義》,蓋本於敞。』」其後,陳振孫(1183-1261)《直齋書錄解題‧經解類》亦指出:「前世經學,大抵祖述注疏,其以己意言經,著書行世,自敞倡之。」從二人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劉敞《七經小傳》在經學史中的轉折意義:其一,宋初之經學,仍舊延襲唐代《五經正義》之注疏習性,屬於漢唐注疏解經之系統。其二,劉敞《七經小傳》「以己意言經」,打破舊有注疏陳規,為解經方式開啟另一種詮釋模式,此與後來的宋儒疑經、改經風氣,有著相當重要的指標意義。不過這種對於漢唐注疏風氣的反省,若溯其淵源,則可推至中唐時期,啖助(724-770)、趙匡、陸淳(?-806)等人對於經典詮釋的反省,其後延及宋代,雖亦不乏有人效之,但劉敞《七經小傳》則兼論諸經,較他人具有系統性,因而前人多以此書做為開創風氣之代表。
今本《七經小傳》,文淵閣《四庫全書》、《通志堂經解》、《四部叢刊》影印上海涵芬樓本均有收入,並為未標點本。
撰稿人:王志瑋
作者簡介
劉敞(1019-1068),字原父,號公是,臨江新喻(今新餘)人,劉立之(985-1048)的第三子。生於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卒於北宋神宗熙寧元年,享年五十歲。
劉敞在幼年之時,即學於古文,並時有著述文章。北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劉敞時年二十八歲而登第進士,並授大理評事,通判蔡州事。在任評事期間,劉敞與與知州吳育相處甚歡,並初展其政治才能。到了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劉敞時年三十一歲,劉敞與其弟劉攽(1023-1089)自蜀奉父喪歸京師,居潁州守喪。皇祐三年,守喪畢,劉敞還為大理評事。仁宗至和元年(1054)九月,劉敞時年三十六歲,召試,超拜右正言、知制誥,賜紫金魚袋,權同判吏部流內銓。明年八月,出使契丹而有功績,至和三年正月,劉敞方由契丹而南歸。其後的人生,劉敞仍多奔於官宦之中,直至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劉敞年四十六歲,因眼疾之故而久居汝州。
劉敞儘管仕宦之途多年,然由於其學問淵博,對於六經百家之論,皆十分熟習,尤其更長於《春秋》學。在《宋史》本傳中,記載一段劉敞的舊事:「敞學問淵博,自佛老、卜筮、天文、方藥、山經、地志,皆究知大略。嘗夜視鎮星,謂人曰:『此於法當得土,不然,則生女。』後數月,兩公主生。又曰:『歲星往來虛、危間,色甚明盛,當有興於齊者。』歲餘而英宗以齊州防禦使入承大統。」從本傳中的這兩則舊事來看,劉敞預測生女與英宗繼位,雖然故事涉於玄虛,不過卻也顯示出劉敞之博學以及才能出眾的一面。其生平事跡見於《宋史》本傳,而學術表現,《宋元學案》則歸於〈盧陵學案〉之中。
劉敞對於宋代經學的影響,便是勇於對於漢唐注疏提出質疑,進而以己意來說解經義,影響了後來宋儒的疑經、改經觀念,故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經部‧解經類》指出:「元祐史官謂:『慶歷前學者尚文辭,多守章句註疏之學,至敞始異諸儒之說,後王安石修《經義》,蓋本於敞。』」透過上引文字的評論,可見劉敞對宋代經學的影響,由於劉敞不守古訓,好以己意增減經傳字句,而說經多出於新奇,在中國經學史上,有著宋儒疑經、改經風氣先驅之地位。
劉敞生平主要著作有《春秋權衡》十七卷、《春秋傳》十五卷、《春秋意林》五卷、《春秋說例》二卷,《春秋文權》二卷,又有《七經小傳》五卷、《公是弟子記》五卷及《公是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