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 、共1張圖片
  • 編著:梁啟超
  • 出版者:上海 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1921/02/01

清代學術概論

內容介紹

本書原為作者於為蔣方震的《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史》一書寫的序,但因篇幅過長,因此一九二○年十月完稿之後,只能獨立成書。曾先以〈前清一代思想界之蛻變〉為題,連載於一九二○年十一月至一九二一年一月之《改造》月刊第三卷第三至五期上。次年二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單行本時,改題今名。後又收入上海中華書局一九三六年出版的《飲冰室合集》中,此外,朱維錚教授有此書之校注本,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於二○一○年一月。

書中將清代的學術思潮,比喻為歐洲的「文藝復興」,認為清代學術的總趨勢是「以復古為解放」,意即以復古的形式表達自己時代的新思潮:第一步,復宋之古,對於王學而得解放;第二步,復漢唐之古,對於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復西漢之古,對於許、鄭而得解放;第四步,復先秦之古,對於一切傳註而得解放。

並提出「佛說一切流轉相,例分四期,曰:生、住、異、滅。思潮之流轉也正然。例分四期:一、啟蒙期(生),二、全盛期(住),三、蛻分期(異),四、衰落期(滅)」,本書據此,將清代學術思想的發展也畫分為四個時期:清初為啟蒙期,主要是批判宋明理學(特別是明代的王學)的空疏,提倡貴創、博證、致用。代表人物有顧炎武、、胡渭、閻若璩、顏元、黃宗羲等。乾隆、嘉慶時代為全盛期,學術上以考據學為中心,講求「實事求是」,重「證據」。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棟、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道光、咸豐以後進入蛻分期,且漸趨於衰落,蛻分期的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超。清學之蛻分期,同時即其衰落期,猶有幾位大師為正統派死守最後壁壘,即俞樾、孫詒讓、章炳麟等人。

全書共分三十三節,第一節討論時代思潮及其特點;第二節概述清代思潮的發展歷程;第三節指出宋明理學的弊端,並介紹清學興起的背景;接著以二十七節的篇幅將清初到晚清的主要學派與重要學者做了介紹;第三十一、三十二節,將清代學術與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學術做比較;最後一節則總結全文。

撰稿人:黃智信

作者簡介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生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二十六日(2月23日),卒於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九日。是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其於學術研究,旁涉多門,而一生著述宏富,總數約一千餘萬字,以上海中華書局一九三六年出版的《飲冰室合集》較為完備。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