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 、共1張圖片
  • 編著:謝祥皓、劉宗賢
  • 出版者: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3/05/01

中國儒學

內容介紹

本書的作者提出編撰此書的宗旨在於全面、真實、準確地勾畫出中國儒學發展的基本輪廓。它所表述的對象是中國歷史上既存的儒學人物、思想與典籍發展的客觀過程。由於中國儒學內容廣泛,又與諸家學說錯綜交織,因此,理清中國儒學產生、發展的基本脈絡,被作者視為本書的一個重要任務。

經過仔細的考察,作者指出中國傳統儒學的發展展示了兩條基本線索:一是以孔子為宗師的思想學說的發展,一是以《六經》為法典的傳注訓釋學的發展。兩條線索相互交織,相輔相成,而不可偏廢。基於這樣的認識,因而本書採取的論述策略,即是:對於儒學人物的介紹,思想貢獻與典籍貢獻並重、傳注訓詁與義理學說並重、和學與宋學並重。

作者認為中國儒學發展依歷史順序,大致可劃分為五個階段。因此,本書就以這五個階段,分為五編展開論述。全書具體篇章情況如下:

一、第一篇「中國儒學的奠基時期」:其下有「中國儒學的淵源」、「孔子--中國儒學的奠基人」、「孔門弟子」、「孟子--中國儒學的第二奠基人」、「晚周的儒學大師--荀卿」五章。
二、第二篇「儒學與封建政治的結合」:其下有「漢初社會與儒學的興起」、「董仲舒與《春秋》公羊學派」、「古文經學的流傳」、「宣、元時期的經學」、「劉向、劉歆、揚雄」、「《禮經》與《禮記》」、「〈大學〉、〈中庸〉、〈孝經〉、〈爾雅〉」、「東漢初期儒學內部的鬥爭」、「經學的鄭玄時代」、「東漢後期的社會批判思潮」、「王肅學派的興起與兩漢經學的終結」、「小學與訓詁》十二章。
三、第三篇「儒、道、佛的鬥爭與交融」:有「玄學的興起」、「佛、道合流與儒學的抗爭」、「儒家經學的南北分立」、「隋唐之際的儒學思想家」、「唐初經學的統一」、「韓愈、李ㄠˊ﹔ao與儒學的重新興起」六章。
四、第四篇「儒學的新階段--宋明理學」:分「宋明理學概說」、「宋學的興起」、「理學奠基人--周敦頤、張載、邵雍」、「二程洛學--理學體系的初步形成」、「朱熹理學的綜合體系」、「朱子講友與朱門諸子」、「陸九淵及其心學學派」、「元代理學」、「明初理學」、「新學集大成者--王守仁」、「王門弟子及明末諸儒」十一章。
四、第五篇「清代儒學--中國傳統儒學的清理與總結」:分「明初之際三大家」、「顏李學派的興起與宋明理學的終結」、「乾嘉學派」、「清代的今文經學」、「晚清經學與中國傳統儒學的終結」五章。

此書自一九九三年五月成都的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簡體字本之後,於一九九五年十月還由臺北水牛出版社出版了繁體字本。

撰稿人:黃智信

作者簡介

謝祥皓教授,一九三七年四月生,江蘇省沛縣人。一九五八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學院,曾任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一九九七年退休。著有《莊子導讀》、《中國兵學》等,主編有《孟子思想研究》、《文化中國》等。 劉宗賢,一九四年六月生,北京人。一九七○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學系。現任山東社會科學院儒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陸王心學研究》、《當代東方儒學》、《儒家倫理--秩序與活力》、《理學要義》、《良知的呼喚--王守仁心學覓蹤》等。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