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言偃子游、共1張圖片

言偃

字子游,因此又稱言游。生於春秋魯定公四年(B.C.506),一說生於春秋魯昭公二十四年(B.C.516);卒年不詳。吳國人,一說魯國人。
      言偃大約在孔子周遊列國的後期來學。他後來在魯國出仕,為武城宰,在治內施行禮樂教化。此外,孔子過世後,言偃也繼續孔門的教學活動,指導後進的儒者。言偃名列《論語》所稱「四科十哲」之文學科,「文學」意指經典文獻。唐代,玄宗追封「吳侯」。宋代,真宗加封「丹陽公」,南宋度宗又進封「吳公」。明代,世宗詔改「先賢言子」。
      言偃最著名的事跡,就是在武城與孔子的一段對話。當時言偃在武城擔任邑宰,孔子和其他學生到武城的時候,聽到城內傳來禮節儀式中所演奏的音樂。孔子聽到這悠揚的樂音,不禁微笑,對言偃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說:治理武城這小地方,用得上治國的禮樂嗎?言偃回答:「我以前聽老師說:『居官者學習道,就能懂得愛民;百姓學習道,就能懂得禮義而容易治理。』」孔子笑著對其他學生說:「你們聽著,偃說的話才對,我剛剛只是跟他開玩笑罷了。」孔子心情愉快,是因為看到言偃學有所成,並且實際應用、教化百姓,由此也可以看出言偃為學、為政的成績。
      另一方面,孔子過世後,言偃也繼承老師教育年輕一代的遺志,為後學者傳道、授業、解惑。《禮記》幾次提到「子游的學生」問禮、行禮的活動,荀子在批評戰國晚期學術風氣的時候,也特別將卜商、ㄓㄨㄢ﹔zhuan顓孫師與言偃三人的後學並列,可見言偃的弟子(甚至再傳弟子)也是活躍在戰國時期的儒者,只可惜今天已經不清楚究竟有哪些人物了。 
      傳學的弟子之中,言偃之學與卜商之學比較相近,兩人都以熟悉經典文獻知識聞名,也同樣認為文字制度有「載義」的功能,需要尊重與重視。所以當有若談起他認為喪禮可以不必太詳細規定各項動作,讓生者盡情表達哀思就好的時候,言偃馬上反駁,認為禮的儀節蘊含了「節制」的意義與作用,使人不至於過度放任情感,不能隨便廢除。[《禮記》]不僅如此,言偃還曾經利用禮節的「言外之意」來諷諫衛國的司寇文子。文子的兄長惠子不依照宗法的規定,立了庶子當繼承人,所以言偃去參加喪禮的時候,就故意穿錯喪服,又故意站錯位置。衣服與位置雖然看上去只是些繁瑣的規矩,其實其中蘊含有區別親疏遠近的意義,言偃想要藉由這些錯亂,指出惠子廢嫡之舉的不當。文子一開始不明白,提醒言偃回到比較尊貴的賓客席,但是言偃卻不肯移動,文子這才恍然大悟,將文子的嫡長子帶到繼承人應該站的位置,而言偃也就回到了賓客之位。[《禮記》]從這兩則故事看來,言偃認為君子之德需要透過文字制度陶冶,這個基本立場與卜商是一致的。
      言偃和卜商見解不同的地方是,在「藉由學習文字制度,來掌握精神意義」的過程中,卜商比較注意「學習」這件事的重要性,言偃則比較注意到「精神」應該要比文字制度重要,不能反客為主。所以言偃雖然反駁有若,但也說:「喪致乎哀而止」(喪禮只要表達出哀思即可,不需要傷害自己的身體精神)[〈子張〉],另外他也曾經讚賞衛國簡子變通行禮,是能掌握禮的精神來行事。[《禮記》]言偃與曾參、有若、卜商等弟子之間雖然見解不盡相同,但他們的為學宗旨都是要修養德行,成為孔子之學理想中的仁德君子,所以他們彼此之間的往來討論,其實是同學之間的切磋討論,在過程中可能有些意見會互相融和,也可能會激盪出各自的想法,從中也發展出儒家學問更豐富的面貌。

撰稿人:吳曉昀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