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冉耕、共1張圖片

冉耕

字伯牛,因此又被稱作冉牛。春秋時代人,詳細生卒年不詳。魯國人。冉氏可能是貴族庶裔或古國後裔,不過年代久遠,地位已經下降了,成為魯國的士人家族,在魯昭公、定公年間很活躍;孔子門下已知有五名冉氏弟子,冉耕是其中之一,與冉雍、冉求同族。
      冉耕很可能是孔子早期的弟子,但他的生平活動不詳。冉耕名列《論語》所稱「四科十哲」之德行科。
      唐代,玄宗追封「鄆侯」。宋代,真宗加封「東平公」,南宋度宗進封「鄆公」。明代,世宗詔改「先賢冉子」。
      冉耕的德行修養,可與顏回、閔損並列。根據《孟子》所述,戰國時代的說法是:「冉牛、閔子、顏淵善言德行」(冉耕、閔損、顏回三人以德行見長),又說:「子夏、子游、子張,皆有聖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意指冉耕、閔損、顏回三人能具備聖人之形,只是不如聖人廣大)。可惜的是,關於冉耕的生平記述非常少,只知道他得到重病而身亡。孔子去探病時,冉耕已經不能會客,孔子將手從窗戶外伸進房內,握著冉耕的手,悲傷地說:「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不行了,這是命吧!這樣好的人,卻得到這樣的惡疾!這樣好的人,卻得到這樣的惡疾!)[〈雍也〉] 
      德行科的四名弟子中,顏回與冉耕都沒能善終天年,這件事情不僅讓孔子感傷,也曾引起後代儒者的討論:善人遭逢厄運,從古到今都是人們不願意見到的事情,這類例子卻屢見不鮮。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個疑問不禁要讓人質疑行善的價值了。其實,所謂「不怨天,不尤人」[〈憲問〉],真正有道德修養的儒者――如孔子、如顏回、如冉耕――,是不會因為一時的困境就任意心生怨懟、質疑的。況且,早在春秋時代,就有所謂「三不朽」的說法:魯國的穆叔告訴晉國大夫范宣子,宗祀不絕,只是「祿之大者」,沒有甚麼特別的,唯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這三種成就能讓人「雖久不廢」,這才是真正的「不朽」。[《春秋左傳》]人的疾病壽考,正與國家的奉祀興繼相似,只是宇宙中的因緣際會而已。一個人一生中的利害、榮辱、禍福,甚至生死,都是一時的,很快就會淹沒在歷史時空的洪流中,但是美德、善言、懿功的價值卻是永恆的,可以讓一個人的生命具有足以抗衡時空的深度,或者讓社會人群蒙受其福;儒者修養德行,其實是在這兩方面得到滿足,而不是為了獲得實質的回報,當然更不是為了延年益壽。所以冉耕之死,雖然令人感嘆,卻無損於他生前美好的德行。

撰稿人:吳曉昀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