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閔損、共1張圖片

閔損

字子騫。生於春秋魯昭公六年(B.C.536),卒年不詳。魯國人。
      閔損在孔子仕魯之前就已經來學。孔子仕魯期間,季氏曾屬意他出任費宰,閔損婉拒,其後的活動不詳。閔損名列《論語》所稱「四科十哲」的德行科。
      唐代,玄宗追封「費侯」。宋代,真宗加封「琅琊公」,南宋度宗進封「費公」。明代,世宗詔改「先賢閔子」。今山東濟南有衣冠冢,山東臨沂沂水縣有閔公山。
      閔損是一個清直謹慎的人,《論語》記載他隨侍孔子的態度是「誾誾如也」[〈先進〉],「誾誾如」有和悅但中正的意思,〈鄉黨〉記載孔子與上大夫對話的態度,也是用這個詞彙。有一年,魯人想要改建大倉庫,閔損對此建議道:「照舊如何?有甚麼必要改建?」[〈先進〉]指出主事者想要改建大倉庫,其實是不必要的浪費。孔子聽說以後,評論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這個人平常不說話,一開口就切中事理之正。)[〈先進〉]孔子相當注重「言」,認為君子應該「敏於事而慎於言」[〈學而〉],不要只知逞口舌,因此這句話其實是極高的讚賞。
      閔損對於仕宦,也抱持著謹慎的態度。《史記》評論他:「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意指不為無道者做事)。魯國有座城邑,名「費」,歸屬於季氏所有。費邑由於大而險固,成為季孫家上侵魯國公室的實力基礎。但是也正因為城大而險固,家臣容易據以坐大,費邑反倒又成了季氏的大患。早在昭公十二年,費邑邑宰南蒯就曾經發動叛變,季氏竟然無法攻克。到了定公年間,費邑邑宰公山不狃先是與叛變的季氏家臣陽虎同謀,後來孔子墮三都時,又帥領費人反擊公室的軍隊。因此,趕走公山不狃以後,季氏想尋覓一個「忠誠可靠」的邑宰,於是就找上了孔子的弟子閔損。然而,費邑既然是季氏重要的軍事基礎,那麼為季孫氏作費邑宰,等於是協助他犯上作亂。閔損不願意為了利祿違背道德原則,於是便告訴季孫的使者:「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請妥善為我推辭。如果又派使者來召我,我一定在汶水之上。)[〈雍也〉]汶水在齊國,意思是暗示季孫,自己已經做好逃離魯國以避仕的準備。季孫雖然權傾一世,但也不好弄得場面難看,此事於是不了了之。
      閔損能不屈於權勢利祿,謹慎行事,發言亦慎重而切中要點,對照春秋戰國眾議囂囂、唯利是圖的世道,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的。不僅如此,閔損在當時還具有孝順的美名。孔子曾經稱讚閔損道:「閔子騫實在孝順啊!人們因此不會去離間他與他的父母兄弟。」[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先進〉]「孝」自古以來就是社會非常重視的德行,而閔損正是春秋戰國時代知名的孝子。正史或先秦典籍中沒有記載閔損孝順的事蹟,但是只要講到孝順的例子,就會提起閔損和曾參。而民間傳說,閔損幼年失恃,父親再娶,繼母時常虐待他,故意給他不能禦寒的衣服穿;閔損的父親查覺有異後,非常憤怒,想要休妻,不料小小年紀的閔損反而為繼母求情,說:「母親在,只有我一人衣服穿得單薄,母親離開的話,兩個弟弟都要和我一起受凍了」。閔損的父母聞言,都非常感動,於是一家人從此和樂相處。閔損成為古代人心目中「孝順」的典範,這段故事後來也被收入二十四孝之中。小小年紀的閔損為全家著想的心意,在家庭觀念日漸淡薄的今天,著實有值得品味的一面。不過二十四孝的故事,有些情節已經不合時宜了,父母忽略、拒絕照顧,無疑是一種虐待兒童的行為,不能以維護家庭和樂為由掩飾。回顧古代的故事,要學其精神、取其可資借鏡之處,否則就是食古不化了。

撰稿人:吳曉昀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