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 、共1張圖片
  • 編著:林慶彰編
  • 出版者: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 出版日期:2000/10/01

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

內容介紹

近年來對於臺灣本土文化的研究蔚為風潮,許多作家與重要學者的著作得到關注與整理。然而,有關日據時期臺灣學者對於儒學的研究情況,卻始終隱而未顯。有鑑於此,林慶彰教授以五年的時間,投注於日據時期臺灣儒學文獻資料的蒐集,而編就此書。

全書依作者時代先後為序,收錄了吳德功、洪棄生、胡南溟、章太炎、連橫、張純甫、周定山、林履信、郭明昆、張深切、廖文奎、黃得時、江文也等十三位學者,共計八十九篇著作。這十三位學者中,有橫跨清代和日據時期的學者,如吳德功、洪棄生等,所撰之論文多未註明撰寫時間,因此只要內容符合儒學標準的,即予收入。而時代橫跨日據時期和國民政府來臺時期的學者,如周定山、張深切、廖文奎、黃得時、江文也等人,則只收入日據時期完成或發表之作品。至於章太炎僅在臺灣居住半年,則只收入他在臺期間發表的論文。

全書除上述十三位學者的八十九篇著作之外,書前有〈編者序〉,書末有四個附錄:狩野直喜〈儒的意義〉、許地山〈原始的儒、儒家與儒教〉、張壽林〈儒的意義〉,與編者所編之〈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年表〉。

檢視本書所收錄的文章,依其性質至少涵蓋以下五項主題:
一、儒家經典研究:如連橫〈說八卦〉、張純甫〈是左十說〉、林履信〈洪範之社會學的研究〉等。
二、儒及孔子之研究:如吳德功〈孔教論〉、張純甫〈孔子之說孝〉、黃得時〈孔子的文學觀及其影響〉等。
三、歷史人物評論:如吳德功〈晁錯論〉、〈鄭成功論〉等;洪棄生〈鄭成功論〉、〈王安石論〉等。
四、儒墨兩家評判:如連橫〈墨子棄姓說〉、〈墨為學派說〉等;張純甫《非墨十說》等。
五、新理論的建構:如連橫〈思想解放論〉、〈思想自由論〉、〈思想創造論〉、〈思想統一論〉等。

編者以為這些文章在傳承與創新方面,皆有其價值。藉由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略見日據時期臺灣儒學研究的面貌。從〈編者序〉可以學習到作者蒐集與整理日據時期臺灣儒學文獻資料的方法,而編者所編之〈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年表〉,亦有助於掌握日據時期臺灣的時代背景與這些學者的活動情況。但誠如編者於〈編者序〉所說:「這一時段的儒學文獻本來就不多,加上儒學家的著作不是僅有稿本,就是亡佚,或者在海外出版,蒐集相當困難。」

「日據時期的五十年間,儒學資料可能不僅止於本書所錄的片段。它的價值也不止上文所述而已。」因而,臺灣儒學的整理與研究工作,都仍有待持續不斷地努力。

本書出版之後,至少有二篇書評提出了一些建議,如何淑蘋〈介紹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書目季刊》第34卷3期,2000年12月)、翁聖峰〈評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兼論續編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的可行方向〉(《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1期,2001年3月)等。而林教授於〈日據時期臺灣儒學研究經驗談──從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談起〉(《儒學研究論叢──日據時期臺灣儒學研究專號》,2008年12月)一文中,再次詳細說明編纂此書的過程與日後努力的方向。這三篇文章,都值得關心臺灣儒學研究的朋友參看。

撰稿人:黃智信

作者簡介

林慶彰教授,一九四八年生,臺灣臺南縣人。國家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東吳大學兼任教授。專研經學、日本漢學、圖書文獻學。著有《豐坊與姚士粦》、《明代考據學研究》、《明代經學研究論集》、《清初的群經辨偽學》、《清代經學研究論集》等十餘種,主編有《經學研究論著目錄》、《朱子學研究書目》、《乾嘉學術研究論著目錄》、《晚清經學研究文獻目錄》、《日本研究經學論著目錄》、《日本儒學研究書目》、《日據時期台灣儒學參考文獻》等四十餘種,譯有《經學史》、《近代日本漢學家》、《論語思想史》等三種。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