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李侗

李侗(1088~1158),字愿中,世號延平先生,羅從彥的弟子,也是朱熹的老師。宋朝南劍州劍浦人,不求仕進作官,退居山野,與世隔絕四十餘年,飲食時常匱乏,仍能恬然自得。晚年,李侗流轉在兩個兒子有直、信甫家。兩兒子都是進士及第,分別在兩地做官,他們輪流接迎父親回家奉養。李侗一次經過武夷,遇到江應辰以書幣相見,李侗前往後三天,就病發死在別人家。卒於宋孝宗隆興元年,享年七十一歲,諡號文靖,著作有《延平問答及要說》及《語錄》行世。
      元順帝元統十九年,浙江省將李侗等人祀孔廟,二十二年禮部並議封李侗為公,賜太師,直至至正間確定將李侗入祀孔廟。由於元代孔廟制度混亂不清,到了明朝萬曆三十七年又詔李侗入祀孔廟,才有萬曆三十九年或四十一年始列為從祀這兩種說法。  
      李侗隱居或許與他的老師羅從彥有關。李侗二十四歲時,拜師羅從彥,拜師前曾書信給羅從彥請教。書信裡寫:「天下有三本,父生、師教、君治。缺一個天下恐不能成立,古代聖賢,都有老師的。」還說:「道可以治心,就像吃東西可以抵擋飢餓,穿衣服可以遮避寒冷,人在飢餓寒冷時候,會去吃東西、穿衣服,但是心需要治理時,竟然有人能一生都不想去治理心的缺口,難道人們對心的愛護,反不如對身體的愛護嗎?」李侗跟著羅從彥學習好多年,學會了《春秋》、《中庸》、《論語》、《孟子》。羅從彥喜歡靜坐,這點也影響了李侗。羅從彥教導李侗從靜中看到喜怒哀樂未表現出前的現象,在境界中找尋「中」來(「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李侗學成後,退居山田,不與外界往來,長達四十年之久。  
      李侗個性上是喜歡安靜的人。他的家裡呈現安靜愉快的氣氛,家中安靜到聽不到人的聲音。家裡所有事情都是由他自己親自處理,若貧窮的親友不能婚嫁,他也會設法幫忙。與鄉里朋友相處上,和諧不多爭。他的思緒條理清晰,若有人請教他問題,他會清楚明白懇切回答,且臉色上毫無倦容。  
      李侗對做學問的方式有自己的見解。他說:「求學的方法在於不要講太多話,只要默默靜坐,澄澈內心,體念天理。這過程中,若有一點點私欲,這次求道就失敗了,得重來。」還說:「現在學者最大的困難在於,沒有能處在解決求道問學的學習環境。像孔門諸子,每天都在一起切磋學問,還有好的老師指導。像我們的環境,庸俗觀點沉浸久了,想要到達求道解惑的學問高處,這實在是太不容易的事。」他要求自己書上所說的事,他都應該去知道了解,書中聖賢能做到的事,他也砥礪自己達成。相信知與行要並濟,不被文字本身的因為個人經驗不夠產生的無可體驗性,進而造成的困惑使得對書本失去興趣。也要求要注意潛藏在書本後面的義理,並詳細顧及各種方面。李侗常用黃庭堅稱讚濂溪、周敦頤的話:「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感到若人遇到事情仍能心中有如此氣象,那對義理的理解探究才算是有所進步。  
      李侗對《中庸》批評,認為這本書最重要是「中」是甚麼。必要身體力行,直到能無所不通,才能體會箇中道理。李侗對《春秋》批評,後人認為《春秋》難讀是因為只想用方便的方法去讀。用凡人的心思去理解聖人的心思,那怎麼可能讀的懂呢?讀《春秋》要依照情勢不同,用不同方法切入理解,不能拘泥一種方法,讀時還得跳脫俗人的主觀想法。  
      李侗與朱熹的關係來自朱熹的父親朱松,他們是好朋友。朱松曾叫朱熹去上李侗的課,朱熹果然能學會李侗的學問。朱熹曾對李侗自學的精進有這樣讚揚:「我從李侗老師門下離開過,日後又回來聽課,李侗老師竟然比起以前講課的內容更深更超絕了。他的學習上進不止,每天都像有新發現一樣,一個人的進步竟然可以到這種地步。」朱熹還點出,出世的李侗並非對時事天下毫無關心,李侗平時神情平靜安定,修養充足,冷靜沉著,思緒明亮,態度安閒自如,就像一個沒特別意見的人,若有想法則會很堅定不能更改,事事從大處著手。但是當李侗憂時論政時,情緒卻很激動,談論治國,談論邪說異端,條理分析精細,本末方法都有說法,那知識份子才有對天下的憂國憂民,是會讓人動容的。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