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萬章

萬章,戰國時期鄒國人,孟子的弟子。《四書》之一的《孟子》,據《史記》謂為孟子與萬章述孔子之意而作,惟後世學者謂為孟子沒後,是萬章與公孫丑等記孟子言行而作。該書計有七篇(卷),除〈萬章篇〉極大部份為萬章問孟子外,其他各篇亦有萬章求教於孟子者,《孟子》全書由孟子與萬章討論的段落,總計有十五節之多。

  萬章,今有慣稱為萬子,宋政和五年從祀孟子廟,清雍正二年從祀孔廟,稱先賢。

  萬章問過孟子許多問題,像夏禹、交友之道、宋如何對付鄰國強敵、孔子為何懷念狂放的人、伊尹出仕的情況、孔子在齊、衛之間睡在哪、親友交往的送禮問題、士人為何不能依賴諸侯活著、士人是甚麼原因不去見諸侯、善人為何需要交同樣是善人的朋友。有些與現實生活上的禮法有關,有些牽涉到歷史甚至沒有紀錄的事實,這樣的問答也只能空泛猜測,能討論出的絕對不是歷史事實,而是抽象的道、禮、這些大原則。從孟子與萬章的對話問答中,會看到萬章如同普通凡人的小我想法,而孟子需要幫助學生解惑的地方正在於人情世故與更寬廣的角度來看事理。

  據《孟子‧萬章上》一長段萬章問舜的故事講起。萬章問孟子:「舜去田裡耕田時為什麼要哭天地?」孟子說:「因為舜得不到父母的愛,卻又渴求父母的愛。」萬章說:「按理來講,當兒子的,父母喜歡自己當然高興,可是父母討厭,作兒子的也不能有所怨言啊。哪能像舜這樣哭天搶地的抱怨呢?那這樣舜是怨恨父母嗎?」孟子說:「以前公明高對這件事的看法是如同你的,認為作兒子的是不能對父母有任何意見。舜也是,他並不是怨恨父母,只是覺得自己只要努力耕田,貢獻本分就好了,父母不愛,自己又有何罪孽呢?也因此帝堯才會把九個兒子奉舜當作老師,兩個女兒都嫁給舜,還命令百官準備牛羊倉廩侍奉在田裡耕種的舜。天下士人正因為舜的孝順都來歸附,最後帝堯還將帝位禪讓給舜。舜得不到父母的喜愛,仍思念著父母,只有大孝的人才能終身思念父母,舜正是這樣的人。」萬章看到舜的大哭,頭一個反應是認為舜在抱怨父母,這樣理解是不能洞悉同樣動作之下,底層意義上的差異。

  萬章與孟子討論的問題,多關心在細節處。據《孟子‧萬章上》記載,萬章問孟子:「象天天設法要殺害舜,但是當舜成為天下共主之後,卻不殺象,只是把他放逐出去,是為什麼?」孟子說:「這其實是封他土地,也是有人說放逐象。」萬章說:「舜流放了四個罪人到四個地方,天下都臣服,認為這是流放,唯獨最不仁的象,流放到有庳,老師卻說這是封地。有仁心的人都是這樣嗎?別人不好就罰,自己弟弟不仁還給他封地?」孟子說:「有仁心的人是不會隱藏怒氣的,他想讓弟弟尊貴,才給他封地。自己當天子尊貴了,弟弟還是平民,這樣像話嗎?」萬章說:「可是有人說,封地是為了要流放弟弟,這怎麼說?」孟子說:「象雖然封地在有庳,但是對國家是沒有害處的,舜只要派官吏幫他治國,將來貢物稅賦都還要叫象朝貢給天子用,才會有人說這是放逐。象等於是舜的人民,他怎能暴虐自己的百姓呢?舜只是想常常看到弟弟,才想出封地這個辦法,好讓象能常常來朝廷見他啊。」

撰稿人:簡逸光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