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曾參、共1張圖片

宗聖曾參

字子輿。生於春秋定公五年(B.C.505),卒於戰國魯元公元年(B.C.436),享年七十歲。魯國南武城人。曾氏是夏朝少康的後裔,封於鄫,鄫國被莒國攻滅後,鄫太子逃到魯國出仕,並以曾(鄫去邑邊)為氏,成為魯國士人;從《春秋左傳》看來,曾氏子弟多擔任家臣(文士)之職。曾參的父親曾點也是孔子的學生。
      曾參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在孔子晚年回到魯國後前來學習,屬於孔門中年輕的一輩。曾參沒有出仕的記錄;孔子過世後,曾參在魯國洙泗之間教學,學生眾多,是孔門傳學的重要人物。舊說,認為《孝經》和〈大學〉是曾參所著。唐代,玄宗追封「郕伯」。宋代,真宗加封「郕侯」。元代,文宗加封「宗聖郕國公」。明代,世宗詔改「宗聖」。今山東有曾子廟。
      曾參是一個勤勉篤實的人。《論語》說:「參也魯」,「魯」的意思是遲鈍,由這句話來推測,曾參並不是一個敏悟的學生。但曾參卻是一個勤勉不懈的人,他說:「我每天要自己反省三件事: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呢?與朋友來往有沒有守信呢?有沒有復習所學到的東西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正是憑著持續不斷的努力,曾參成為戰國時代的重要儒者。
      曾參雖然沒有出仕,不過孟孫氏很尊重他;曾參生病時,孟孫氏派人來慰問(〈泰伯〉),又任用曾參的學生陽膚,曾參往往就藉機提出自己對於時政的建議。他對將去擔任典獄官的陽膚說:「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施政者無道,導致民心散亂,已經很久了。你釐清案情的時候,要對黎民抱持著哀傷憐憫的心情,不要沾沾自喜。)[〈子張〉],至今仍是一句警振人心的明言。 
      孔子過世以後,弟子們各自活動,有些人便開始教導後繼的來學者,根據目前所知,曾參、有若、卜商、言偃、ㄓㄨㄢ﹔zhuan顓孫師、澹臺滅明等人都有自己的學生;其中人數最多、最活躍的兩家,就是曾參和卜商。
      曾參在魯國傳學,後人稱為「洙泗學派」。他的學生相當多,目前知道的就有孔ㄐㄧˊ﹔ji、樂正子春、單居離、公明宣、公明高、子襄、沈猶行、陽膚、吳起等人。這些學生多有不錯的表現,甚至也有自己的門人,將孔子之學不斷傳衍下去,戰國中期的重要儒者孟子,就是孔伋(字子思)的再傳弟子。除此之外,先秦儒家經典文獻,很多是出於曾參一門學者之手;尤其《禮記》、《大戴禮記》中的部分篇章以及《孝經》,或以「曾子……」為篇題,或以曾參之口說明道理,應該都是曾參或曾參後學的記述、著作。
      與其他弟子相較,曾參之學的特點是,他比較傾向從內部發掘、推廣道德精神。例如討論禮的時候,曾參比較偏向直接掌握禮的精神,並且抽取出來,成為抽象的道德原則。所以他曾經說:「晏子這個人是知禮的,雖然他不遵守禮制的規定,但是那是因為齊國太奢華,所以他刻意展現節儉的精神。」[《禮記》]再者,禮的文字制度是乘載精神意義的容器,所以可以變通。《禮記》中的〈曾子問〉一篇,就記載了很多關於「變禮」的討論,他自己行事的時候也會變通禮制,例如顓孫師過世的時候,曾參正在服母喪,照禮制來說,這種情況只有親屬可以前往,但是曾參將顓孫師視同親兄弟,依照內心的哀思變通了做法。[《禮記》]另一方面,曾參修養德行的做法,也傾向於從內在修養自身的德行,並且強調君子要從自身內在的德行,影響作用於外。所以他講求「三省吾身」,又說:「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依禮行事,就可以避免得到粗暴的回應;態度莊重,就可以得到信任;注意說話的語氣,就可以避免別人惡言相向)[〈泰伯〉]曾參的為學路徑,與有若的立場相近,但與卜商、言偃不同。
      除此之外,曾參之學很重視「孝」。曾參本來就以孝順聞名,先秦兩漢時候的人精神以曾參作為「孝子」的範例。所以曾參後學以「孝」發展出一套重孝的思想,可以參見《孝經》及《大戴禮記》中與曾參有關的篇章。 
      曾參進一步發展了孔子之教中「由內探索」的為學路徑,開展出更豐富的討論,其後學也成為戰國儒學中很重要的一脈,這些都是曾參對於儒學的重要貢獻。不僅如此,宋明以後,儒者大多非常推崇曾參,甚至認為只有顏回與曾參得到孔子之學的真傳,如朱熹《中庸章句.序》所說:「當是時,惟顏氏、曾氏之傳得其宗」,顏回早逝,曾參就是實際傳承道統的關鍵人物,所以曾參的思想對於宋明以後的儒家學者,也有很深的影響。

撰稿人:吳曉昀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