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顏回、共1張圖片

復聖顏回

字子淵,因此又稱顏淵。生於春秋魯昭公二十一年(B.C.521),卒於魯哀公十四年(B.C.481)。魯國人。魯國顏氏是周公之子、魯國始祖伯禽的支裔,與魯國公室有遠親,但是因為世遠親盡而身分下降。魯昭、定、哀公年間,顏氏在士人中相當活躍;孔子門下已知有七名顏氏的學生,顏回的父親顏路也是其一。
      顏回大約在孔子仕魯前後便前來向孔子學習,後來又跟隨孔子離開魯國,跟隨孔子學習的時間相當久。可惜回到魯國後三年便去世了,享年四十一歲。顏回是《論語》所稱「四科十哲」之一,名列德行科之首。
      唐代,太宗詔稱「先師」,高宗追封太子少保,玄宗再追封「兗公」。宋代,真宗改封為「兗國公」。元代,文宗加封「兖國復聖公」。明代,世宗詔改「復聖」。今山東曲阜尚有「復聖廟」。
      孔子很讚賞、也很喜歡這個學生。顏回的年紀,比孔子的長子孔鯉還要小,而顏回不只欽佩孔子的學識德行,也相當敬愛老師,因此師生之間情同父子。孔子周遊列國期間,顏回一直追隨在旁,只有在匡地遇難的時候走散了。孔子非常擔心,一見到顏回就忍不住說:「我以為你出事了!」顏回馬上安慰孔子道:「我怎麼敢讓您白髮人送黑髮人呢?」[〈先進〉]不過世事難料,後來顏回還是不幸英年早逝。最有資質、又最努力的學生未卒其德,讓孔子非常傷心。其他的弟子希望年事已高的孔子多加保重,便勸說:「老師,您太過哀傷了。」孔子只回答:「是嗎?可是不為顏回的死哀痛,還能為誰呢?」[〈先進〉] 
      顏回生前沒有仕官。以他的學養,出仕應當不難,但是一方面是過世得早,二方面是因為他比較重視修養自己的學問德行,更不願意為了向僭越的公卿大夫求職,違背自己的心志。在孔子的觀念裡,先打好德業基礎才去出仕,而且能夠在仕途中行道,是最理想的狀況;考慮到現實因素,孔子沒有強制要求學生這麼做,但是有人願意實行,孔子當然很高興,還曾經說:「能被任命的時候,就出來行道天下,不能行道的時候,就捨棄官職,這只有我們兩個會這麼做啊!」[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述而〉]
      顏回是個安靜勤勉的學生,而且他的勤勉認真,並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真心想要學習、修養自己的德行。顏回對自己的期許是「無伐善,無施勞」(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把工作推給別人)[〈公冶長〉],又能夠「不遷怒,不貳過」(不把怒氣發在別人頭上,有過錯便改正、不再犯)[〈雍也〉]。孔子也說:講了一天的課,顏回都沒有質疑,看起來像是聽不懂,但是之後觀察顏回,就發現他不僅聽懂了,還能夠引申、應用[〈為政〉];又說:教了之後不會偷懶的學生,大概就是顏回吧[〈子罕〉];甚至說:我的學生裡,最好學的就是顏回,總是不斷努力,從沒看過他停下來[〈雍也〉、〈子罕〉]。
      由於不喜歡自誇,又沒有仕官,顏回在當時一般人心目中並沒有顯赫的名聲。但是他一直默默思索孔子的教誨、端正自己的行為,因此他的德行修養遠遠超過其他弟子。孔子曾經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三個月而季節一大變,因此「三月不違仁」,是稱許顏回已經大致能夠守住仁道,其他學生因為德行修養還不夠,所以不時會偏離。孔子之教,「德行」是一切的基礎,「仁道」則是最根本的精神原則,若能掌握義理,就能妥善發揮應用。從這一點看來,顏回的確是孔子門下最能領悟儒學宗旨,學習成績最好的弟子。
      而群弟子與顏回共同學習之際,也會感受到顏回擁有深厚的學養,因而相當敬重他;經常評論別人的端木賜,就坦然回答孔子:「我怎能比得上顏回?」[〈公冶長〉]年紀較輕的弟子們,雖然來不及與顏回多相處,但是經常聽聞老師與學長的稱許,也自然而然將顏回當成學習的榜樣。因此從那時候開始,顏回就一直是儒家學者的模範人物之一。戰國時代便流傳著許多讚揚顏回的故事;漢高祖祭祀孔子時,讓顏回進入孔廟配享;宋代學者更津津樂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段敘述中「安貧樂道」的精神(飲食、居處都貧陋,一般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生活所帶來的憂苦,只有顏回不因此而改變他學習的志趣。)[〈雍也〉] 
      顏回留下的言行事跡不多,而且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德行,所以乍看之下,或許很難了解孔子為什麼特別欣賞顏回。但是如果用生活經驗實際推想,就會發現他的德行,如不遷怒、不貳過、不伐善、不施勞之類,看似簡單,其實是很難達到的修養境界。一般人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又往往有改不了的惰性,而推諉卸責、邀功爭寵之事,更是常見的人性之惡。儒者的德行,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之間,看出修養的高下。

撰稿人:吳曉昀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