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惠棟

惠棟(1695-1758),字定宇,號松崖,江蘇吳縣東渚人(今江蘇省蘇州市吳縣東渚鎮)。生於康熙三十四年,卒於乾隆二十三年,享年六十四歲。是清代吳學學派的領袖。惠棟出生於書香世家,祖孫三代惠周惕、惠士奇、惠棟,都是經學家,皆治《易經》。來自父、祖的薰陶浸潤,對他的學術之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惠棟世居的東渚鎮,一度也被改稱為「紅豆村」,就是因為惠棟祖孫三代,人稱老紅豆先生、紅豆先生與小紅豆先生,因此得名。由此也可看出,當地人是如何的,將惠棟一族,視為地方上的榮耀。
  根據史書記載,惠棟的曾祖父惠有聲,是明代國子監生員,承繼了晚明以來,方以智等人所提倡的知識主義傳統,可算是清代樸學的先驅。照這樣看起來,惠棟治學,不僅僅是受到當時時代潮流,如顧炎武等清初三大儒的影響。家學淵源與克紹箕裘,恐怕對惠棟的學術進程與研究路數,更是具有關鍵性的決定因素。身為清代吳學學派的領袖,惠棟的影響是治學精神與方式的根本改變。他認為,從孔子到東漢末的八百多年之間,學問的傳授是有「家法」的,且當時的學者一定懂得古音韻。但魏晉開始,就走了樣。她曾用「經師」形容漢代的學者,卻用「俗師」形容魏晉以來的學者。一來一往,褒貶立現。
  而他所要努力的,就是補齊東漢末年到清朝的這段學術空白。他自己說過:「少承家學,九經注疏,精涉大要。治先祖父以古義訓子弟,至棟四世,咸通漢學。」這也就是為何當時或稍後的學者,都稱讚他「漢學之絕者千有五百餘年,至是而粲然復章矣」江藩譽為:「本朝為漢學者,始於元和惠氏。」這是直接將惠棟視為清朝漢學的始祖了,學術成就與地位,由此可見一般。
  惠棟治經學的方式是先從古文字入手,非常重視古音訓詁,對漢儒的說法旁徵博採,搜輯鉤稽,唯恐有漏。也就是要由經、史、小學共證原典。然而這樣的方式與路數方式,對惠棟這樣的大學者來說,可能沒有執行時的困難。然而若是其他學者本身的學養不夠深厚,無法檢擇出一個正確的結論時,卻也不免造成了「凡漢必好」的偏頗,更容易讓其他學派的人,輒以「貴遠賤近」加以譏評。
儘管被後世譽為大學者、學派領袖,然而惠棟的一生並不是安穩順遂的。科舉制度並未給惠棟帶來任何豐厚的實際名利,他僅是個秀才!科舉制度中,最底下的那個階層,「仕宦」一詞從不曾真的在惠棟身上實踐過。惠棟先後娶妻三次,有子五人,其中兩個兒子先他而趣,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傷淒涼,他也嚐到了。可是在這樣困厄的環境,惠棟卻能以一介布衣,成為一代宗師、學派領袖。唯一的理由,唯一的動力,應該就是他對學術的使命感使然!惠棟並沒有一輩子都待在他的家鄉。年幼時,他的父親由東渚(紅豆村)遷居到同屬於蘇州府的香溪。所以,一開始,他是吳江學生員。後改歸屬於元和。這也是為什麼,惠棟在他的書中,總是自稱「元和惠棟」。康熙五十九年(1720),惠棟二十三歲時,他的父親惠士奇奉派督學廣東,惠棟與之同行。這段期間,他與粵中學子多人結為好友,彼此唱和,常於學署之中論學習談。一直到雍正五年(1727),惠棟既能隨侍在父親身邊,又有眾多同輩的友朋,共習共學。對照起往後他窮困清苦以終老的一生,這段時間應該是惠棟人生中,相當美好的一段時光。
  可惜這樣的愉快愜意,在雍正五年,惠士奇奉派修葺鎮江城之後,便嘎然而止了。惠士奇因為錢糧不足的關係,無法順利如期修好鎮江城,最後不但賠光全數家產,還遭到罷官貶黜。惠棟也因為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再次的回到他的故鄉,蘇州。只是,等在惠棟面前的,不再是年幼時,那個經濟寬裕的書香之家,而是終他一生都無法改變的,長達三十餘年的貧苦困窘。
  可敬的是,身處如此的清貧環境,惠棟並未因此稍減學術熱誠。他以教書為業,收入微薄。然而一見到好書、善本書,總是想盡辦法的,將生活所需一再一再降低,只為了買書。若真不行,他則向人借閱,以手謄抄。在抄寫的過程中,更增進惠棟博學精審的功力,也因此有了「惠九經」的雅號。
  而仕宦之路,惠棟走得更是孤寂。他只在二十歲年那年考上秀才,此後便在無任何功名。乾隆十五年(1750),朝廷下詔薦舉明經之士。惠棟這樣的大學者,自然也在薦舉之列,然而,依舊沒有得到任用與肯定。
  前面提過,惠棟有「惠九經」的雅號。這不是浪得虛名的。這位吳學學派領袖,著作驚人。僅經學類的著作就有:《九經古義》(內有《毛詩古義》、《周禮古義》、《尚書古義》等書)、《新本鄭氏周易》(增補)、《周易本義辨證》、《周易述》、《易例》、《易漢學》、《古文尚書考》、《左傳補注》、《明堂大道錄》等等。此外還有為數不少的單筆注解,散見於他的筆記手札之中。
綜觀惠棟一生,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他是沒有份的。在大半生清苦的環境之中,作學問是他不滅的職志與追尋。就像至聖先師孔子說過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儒者所以稱儒,先以道德心性論,其次才是學問。像惠棟這樣一位,不因為環境改變學術追求,著作等身且學問淵博的學者,才真正是儒者的典範。


撰稿人:李慈恩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