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謝良佐

謝良佐(1050~1103年),字顯道,北宋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生於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卒於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享年五十四歲,諡文肅,人稱「上蔡先生」或「謝上蔡」,曾任河南澠池、湖北應城知縣。年輕時跟隨程顥、程頤問學,與游酢、呂大臨、楊時號稱「程門四先生」。著作有《論語說》、《語錄》、《文集》等,除《語錄》外,餘多已散失,其闡釋《論語》的代表著作《論語說》,亦多見於朱熹的《論語精義》之中。
      謝良佐於29歲(1078年)時拜程顥為師,當時的謝良佐已經頗有名氣了。他為了在學問上做出一番成就,便特地到河南扶溝向當時擔任扶溝知縣的程顥求教。他初次見到程顥之時,程顥以客人之禮來對待良佐,但是謝良佐跟程顥說:「我不是客人,我是特地來拜師求學的,我願意做先生的弟子,請先生指導我。」於是,程顥就把他安排到一間小屋去居住。那間小屋子非常簡陋,屋頂漏雨,四壁透風。當時正當寒冬臘月,北風怒號,大雪紛飛,謝良佐晚上沒有蠟燭照明,白天沒有炭火取暖,飯也吃不飽,但他絲毫不以為苦,並在冰天雪地的艱苦環境中,苦思勤學一個多月,大有收穫,程顥對這個學生也十分讚許。
      謝良佐平日嚴於律己,修身甚謹。他每天寫日記,對所做之事經常反省思考,日常言行皆用禮儀來約束自己,如有違背就自我懲罰,他認為修身的最大障礙在於「矜」字,所謂的「矜」,也就是一種剛愎自用、驕傲自大的心態,有了這種心態,就會使自己自大、自滿,對於修身是一種很大的障礙,根本無法明心見性。他說:「要克制自己,就必須從本性最難克服的地方去克服。」有一次,他和他的老師程頤分開一年後再度相見,程頤問他:「這一年來修為有何進展?」他回答說:「只有讓自己去掉了一個『矜』字。」程頤十分高興地說:「這足以證明你的用功自學,真是一個好學深思之人。」於是「良佐去矜」這個故事便成為一句自我修為的千古佳話,被後人奉為自我砥礪的「座右銘」。
      西元1101年,謝良佐被人推薦任官,受到宋徽宗的召見後即被派往書局任職,後又遷為管庫,監管京西竹場。他認為宋徽宗的年號「建中」與唐德宗的年號相同,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還對皇帝說了一些聽起來正直,卻不好聽的批評,因此得罪了皇帝,被關進監獄,廢為平民。後來北宋國勢的結局正好應驗了謝良佐的預言。謝良佐晚年信佛,嘗言:「吾常習忘以養生」。西元1103年,謝良佐逝世,諡號「文肅」,清朝時得以從祀孔廟之中。其作品有《論語說》一書。
      謝良佐是上蔡學派創始人,也是心學的奠基人,著名的弟子有朱震、曾恬、詹勉、鄭轂、朱巽等。他提出「心為天之理」、「心與天地同流」的命題,認為心、仁、理是一體的。他的學術思想已經具備心學的雛形,被認為是心學的先驅,開啟陸九淵心學的先河。著名的學者黃震即認為「象山(陸九淵)之學源于上蔡(即謝良佐)」。
       謝良佐學術的特色是以「生意」(生命或生命力)來解釋儒家的「仁」,因此他說:活者為「仁」,死者為「不仁」。人的身體麻痹不知痛,也就是生命的感官產生了障礙,稱為「不仁」;可以延續下一代生命的東西,如桃杏之核可以種植而生長者,可稱為「仁」。「仁」就是體現萬物「生意」的表徵。所以,所謂的「仁」,就是「天之理」,是一種「人生命中自然的道理」,例如人乍見小孩將墜入井中,皆有驚訝側隱之心,這種驚訝惻隱之心就是「天理」。「天理」是人人都有的,是自然而然的。「天理」與「人欲」是彼此相對的,要回復人心中的「天理」,就必須掃除人心中的「人欲」,多一分「人欲」,就少一分「天理」;有一分「天理」,則戰勝一分「人欲」。又說天地萬物皆有其「理」,窮理才能知人之所為,知天之所為;知天之所為,便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與人合一,則無往而非理。
      謝良佐的「格物窮理」論,上承二程的思想,下啟朱熹學說,又開陸九淵「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的心學先河,「格物窮理」,不是一物一物地去探求物之理,而是要「窮其大者」,也就是抓住最重要的道理,才能真正認識到萬物都是「天理」的體現。
      謝良佐還用老、莊與佛家禪理來解釋《論語》,讓人以淺顯易懂的道理,來瞭解孔子《論語》的精妙理論。他認為自秦、漢以來,所有講授《論語》的學者,都不過是分析章句而已。魏、晉以後,真正瞭解孔子經典的人更少,既不知讀聖賢之書,也不知聖人之心。就算想讀,也經常不得要領。因為聖人之言辭淺近,然而意旨深遠,淺近的言辭如有不懂之處,或許可以求助於訓詁的解釋,但是深遠的意旨,就必須要有深刻的研究與體會才能瞭解。謝良佐認為老莊佛理雖屬小徑別支,卻可以當作理解儒家精義的工具,自有其可取之處。例如佛教有「一闡提」的學說,認為斷盡善根的人,若有一念向善,亦有成佛的可能。謝良佐則以此理來說明上智與下愚的差別,亦在一念之間而已,儘管先天條件不盡相同,然而人之初生,其性本善則是相同的,存其善念即可以為聖,失其善性則流於愚昧,肯定了人人皆有成聖的可能。

撰稿人:何銘鴻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