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漢高祖太牢祭孔、共1張圖片

祭孔的起源與發展

釋奠起源
      根據《禮記》〈文王世子〉的記載,早在周朝的時候,學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釋奠於先師,來表示尊師重道之意。不過當時所謂的先師,並不是指特定的某一個人或某些人;凡是過去對教育有貢獻,目前已經過世的教師,都是師生祭祀的對象。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稱為「先師」以後,釋奠便成為祭孔典禮的專屬名稱了。
      諸候祭孔
      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三歲病逝,孔子去世後第二年,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歲時祭祀。這是諸候祭孔的開始。 
      天子祭孔
      漢高祖劉邦接受大儒叔孫通的建議,依據周禮制定了漢禮後,認識到儒學在鞏固封建秩序、維護社會綱常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因此,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二月,漢高祖劉邦平定英布之亂後,於返京途中,路過曲阜孔廟,漢高祖以全牛、全豬、全羊之祭祀時具備牛羊豬三牲為太牢,只羊豬稱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太牢重禮祭孔廟,為後世立下天子祭孔典範。
      漢元帝(西元前48至33年)徵召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為帝師,封關內侯,號褒成君,賜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這是封孔子子孫為侯,以奉祀孔子的開始。
      各地祭孔及禮儀制定
      漢明帝永平二年(西元五九年),於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在此之前,所有祭孔典禮都在曲阜孔廟舉行,從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活動,也都訂有禮儀。
      典禮規格提昇與擴大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西元72年),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這是祭孔有配享的開始。祭祀孔子的禮儀稱正獻禮,祭祀配享者的禮儀稱分獻禮。
      隨著時代演變,孔子的封號由漢平帝元始元年的「褒成宣尼公」,逐漸提升為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的「文宣王」,儀式也就愈完備而隆重,樂用宮懸(天子之樂),舞用六佾,孔子廟夫子像由「坐西朝東」改為「坐南朝北」的「王者之制」。此外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也同時祭祀這些配享者。祭祀孔子的禮儀稱正獻禮,祭祀配享者(大成殿內為四聖十二哲,東西廡內為先賢先儒)稱為分獻禮。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時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唐朝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的祭孔大祀,是採用64人的八佾舞。
      明清定制每年仲春二月及仲秋八月上旬之丁日,皆拂曉釋奠明代祭孔,遺丞相初獻,翰林學士亞獻,國子祭酒終獻。
      清順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諡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十四年改諡「至聖先師孔子」,而州、縣遍建孔廟,祀典沿襲不衰。 

       延伸閱讀:《頖宮禮樂疏》,作者明朝,李之藻
                       《文廟祀典考》,作者清朝,龐鍾璐
                       《至聖先師孔子釋奠解說》,作者董金裕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