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論語‧鄉黨》記述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有人因此認為孔子是美食家。但也有人認為孔子「飯疏食飲水」,「不恥惡衣惡食」,既然主張簡單樸素,怎麼可能是美食家呢?並且認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其中「厭」字,與「饜」字相通,「不厭」是指不飽食,因此「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說孔子不會因為食物精美而貪吃得過度飽足的。
孔子問禮於老子,發生於距今約兩千五百年前的周朝。 古代典籍中,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史記》、《莊子》、《呂氏春秋》、《禮記》等都有記載。
孔子母親去世不久,魯國實際的掌權者季孫氏,舉行大規模的「饗士」宴會。孔子得知消息後,心想自己屬於士,應該有資格參加,可是還沒有走進季氏家門,就被季氏的家臣陽虎擋住,並對孔子說:「季氏宴請的是士,不是宴請你呀。」孔子高興赴宴,卻被潑了一盆冷水,只好垂頭喪氣退了回去。
孔子在齊國欣賞韶樂,沉迷其中,如癡如醉,以致於「三月不知肉味」。為什麼將音樂與肉味聯繫在一起呢?這是因為當時吃肉是一種難得的美味享受。不僅平民吃不到肉,連一般的貴族平日都沒有吃肉的口福。因此,將聞韶所獲得的審美享受與吃肉所獲得的美味享受聯繫起來,說明欣賞韶樂是多麼的美妙!
孔子因積極求學而學識淵博,當時就有人好奇孔子的學問是從哪學來的,孔子的弟子子貢回答:夫子何所不學,亦何常師之有?孔子自己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他能從各方面觀察、反省而後增益。後人因此總結孔子是學無常師。唐代韓愈在其名作《師說》中,就提到「聖人無常師。
中國傳統思想認為,天或是天命是世界的最高主宰,祂決定著個人的生死禍福,以及國家的興亡盛衰。然而孔子對傳統天命觀作了調整,將具有外在必然性的天命收歸於人的內在德行,以此作為人的道德行為和人生意義的根據。孔子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即在五十歲時知道了自己內在德行,知道了自己的行為根據和人生意義所在。
《論語》中記載孔子「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也就是孔子個性溫和卻有原則;有威儀,卻不兇猛;恭而有禮,但安詳自適。然而,孔子是會跟學生開玩笑的,例如子游以樂教化百姓,孔子很開心的說:「殺雞怎麼會需要用牛刀」,最後才說子游做的沒錯,我只是開開玩笑而已。可見孔子跟人的互動也是輕鬆自在的。
吳道子的孔子畫像中,孔子雙手掌交叉於胸前,左手手心右手手背相合。此為古代士的相見禮,雙手交叉前伸,身體微微鞠躬,有虔誠恭候的意思。
孔子教學課程包括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是一種充滿活力的全人教育,當中射指射箭及御指駕馬車,都屬於武藝。《禮記.射義》有載:「孔子射於曼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孔子射箭時,眾人圍觀,也說明他的射箭技藝相當精湛。
孔子心中的偶像,是堯、舜、禹、周文王和周公,此外,孔子崇敬的古代聖賢還有泰伯、周武王、管仲等人。
「四體不動,五榖不分」,是從隱士的立場對孔子及其弟子為淑世理想而奔走天下的嘲諷,而並非說孔子真的不懂生產勞動,分不清五榖。事實上,孔子自幼貧窮,長於鄉野,所謂「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不可能「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周代的尺比現代的尺短,一尺約為現代公制19.91公分,換算起來孔子身高約為191公分,即使以現代的標準來看,孔子是很高大的。
孔子愛好音樂,每當聽到有人唱了一首好歌后,必請人再唱,自己跟著學,孔子曾跟師襄學琴,師襄是著名琴師。孔子經常彈琴唱歌,即使被困在陳蔡,仍在彈琴唱歌。孔子也注重音樂教育,他所教授的六藝之中,音樂名列第二,可見他對音樂的重視。
悼詞說:「旻天不弔,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毋自律。」意思是說上天真是太不仁善,竟不肯暫留這位國老,讓他保障我長久留在君位;現在剩下我一個人,孤單伶仃,憂憂戚戚。唉呀尼父,我是多麼悲哀!您永訣人世,我失去了一位學習的楷模。「父」同「甫」,是古人對男子的美稱,「尼父」是有別於封號的尊稱。
不少學者提出質疑,主要的理由是子思、孟子的時代不銜接,兩人不可能有直接的師承關係。子思,西元前483年至前402年;孟子,西元前390年至前305年,子思去世時孟子尚未出生。因此,還是以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記載較準確,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人」,是子思弟子的學生。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學生冉有曾為季氏率師與入侵的齊軍作戰並獲勝,季康子問冉有的軍事才能是學來的,冉有明確回答說: 「學之於孔子」 說明了孔子不僅懂軍事,而且會向學生傳授軍事方面的知識。
  • 1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