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澔
有關元代儒者陳澔的生平行狀,其實正史中並無記載,反而是於《宋元學案》及地方方志中,才略見端倪。然而,即便是這些散見的記述,彼此間卻又詳略互異、真偽難明。因此,筆者遂根據劉千惠《陳澔《禮記集說》之研究》(臺北市: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的考證和推論,簡要整理如下:
陳澔的生年雖然不詳,但其卒年和去世的歲數卻是確定的。所以對於陳澔的生年,在「南宋理宗景定元年」和「景定二年」兩種說法中,應以「景定元年」較為可信。而一般來說,載記中對於陳澔的字,通常是記作「可大」,但也有記為「可久」者;而對陳澔的號,也有記作「雲莊」或「雲柱」的。至於學者對陳澔的尊稱,卻又有「經師先生」或「經歸先生」的不同。其實這些差異,都是由字形刊刻或抄寫的譌誤而來。譬如說,「久」應為「大」之誤,「莊」、「柱」應為「在」之誤,而「歸」又為「師」之誤。這些錯誤,可能都是由於抄寫者或刊刻者的不慎所致(因為古代以刻書為業者,其實不一定識字),結果卻鬧出這些「多包案」來。所以我們可以推定,關於陳澔的基本資料,他應字可大,號雲在,又號北山,學者尊稱為「經歸先生」,江西都昌人。生於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卒於元世祖至元元年(1341),享年八十二歲。以此作結應無問題。
陳澔的生卒年既已確定,那麼對於他生平的描述,也應該可以做出相應的修正。譬如許多載記中,都有陳澔「于宋季不求聞達」的描述。其實南宋覆滅時,陳澔才只有十幾歲,應當還是汲汲於科考的年紀。既然功名未就,怎麼可能有「不求聞達」的高遠胸懷可表現?所以劉千惠指出,基於故宋遺民不事夷狄的民族氣節,和元代重新舉辦科考時,陳澔已五十多歲的現實證據,對陳澔「于宋季不求聞達」的描述,應該以「入元後隱居不求仕宦」稱之,才較接近事實。
此外,又有方志記載說,陳澔的《禮記集說》,是與朱子的弟子饒魯一同編作的。由於饒魯在南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就已經去世了,那時陳澔才四歲,《禮記集說》又約成於六十年後的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所以陳澔無論如何不可能與饒魯共同編作《禮記集說》。更何況如果陳澔真有承襲饒魯成說之處,應該會予以講明才是。因此這可能是因為陳澔的父親陳大猷曾受學於饒魯的關係,所以才會衍生出這樣的謬誤。
最後,陳澔除了《禮記集說》外,只餘有〈宣聖遺像碑記敘〉(《全元文》作〈夫子石刻象記〉)一文傳世。至於陳澔是否仍撰有其他作品,現在因為文獻不足的關係,已然不可考知。而在教育事業上,陳澔曾建有的「雲住書院」(又稱「經歸書院」),並曾主講於白鹿洞書院長達兩年之久。後儒為了感念陳澔編作《禮記集說》以闡揚朱子學的功績,和他在教育上的貢獻,自明代開始便將陳澔從祀於白鹿洞書院。直到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陳澔始從祀孔廟西廡。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則改移至東廡。
撰稿人:江俊億,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國科會計畫兼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