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 、共1張圖片
  • 編著:牟宗三
  • 出版者:人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63/10/01
  • 語言:正體中文

才性與玄理

內容介紹

牟宗三教授寫《歷史哲學》一書,至東漢末止。此後不再就政治說,故轉而言學術。論述的階段有三:一曰魏晉玄學,二曰南北朝隋唐之佛教,三曰宋明儒學。此書名為「才性與玄理」,即是寫魏晉這一階段。

  中國晚周諸子是中國學術文化發展之原始模型,而以儒家為正宗。此後或引申或吸收,皆不能不受此原始模型之籠罩。引申者固為原始模型所規範,即吸收其他文化系統者,亦不能脫離此原始模型之籠罩,復亦不能取儒家正宗之地位而代之。  西漢是繼承儒家而發展之第一階段。至乎魏晉,則是道家之復興。道家玄理至此而得其充分之發揚。適於此時而有印度佛教之傳入,道家玄理之弘揚正是契接佛教之最佳橋樑。亦因此而拉長中國文化生命歧出之時間,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長達七八百年。所謂歧出,是以正宗之儒家為準。文化生命之歧出是文化生命之暫時離其自己,離其自己正所以充實其自己也。至於宋明,則為中國文化生命之歸其自己,而為大合。故宋明儒學是繼承儒家而發展之第二階段。至乎今日而與西方文化相接觸,則亦將復有另一大開大合之階段之來臨,為儒家發展之第三階段。

  本書旨在展現魏晉玄學系統構成之關節,並確定其形態之何所是。魏晉之玄理,其前一階段為才性。故此書即題曰「才性與玄理」。「才性」者,自然生命之事也。此一系之來源是由先秦人性論問題而開出。但不屬於正宗儒家如孟子與〈中庸〉之系統,而是順「生之謂性」之「氣性」一路而開出。故本書以「王充之性命論」為中心,上接告子、荀子、董仲舒,下開《人物志》之「才性」,而觀此一系之源委。

魏晉間目睹展轉相殺,而視為一客觀問題,在這種環境之下,無健康之道德意識,無客觀而積極之政治理想,則寄託其浮萍之餘生於玄理以稍放異彩於陰教,似亦勢之必然。知識分子欲保障其生命與存在,捨以健康之道德意識與積極而客觀之政治理想,為其「理性存在」而奮鬪,大概已別無他途了!

全書書前與書末各有牟宗三先生所撰〈序〉與〈後跋〉,正文則共分十章,各章篇目如下:
第一章 王充之性命論,
第二章 《人物志》之系統的解析,
第三章 魏晉名士及其玄學名理,
第四章 王弼玄理之《易》學,
第五章 王弼之老學--王弼《老子注》疏解,
第六章 向、郭之注《莊》,
第七章 魏晉名理正名,
第八章 阮籍之《莊》學與〈樂論〉,
第九章 嵇康之名理,
第十章 自然與名教︰自由與道德。


撰稿人:黃智信

作者簡介

牟宗三教授,字離中,山東棲霞縣人。生於一九○九年,卒於一九九五年。一九三三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歷任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等校教授,是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心體與性體》、《現象與物自身》、《佛性與般若》、《才性與玄理》、《圓善論》等;另譯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康德判斷力之批判》、《名理論》等書,著譯之作均已收錄於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公司於二○○三年五月出版之《牟宗三先生全集》中。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