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東西均

內容介紹

《東西均》在方以智的作品中屬於較晚的作品,初稿大約在順治九年(1652)八月,偕同施閏章(宣城人,號愚山)到廬山後開始寫作,全書除《開章》及《記》以外,有《擴信》、《三征》、《反因》、《顛倒》、《全編》、《張弛》、《象數》、《所以》等二十六篇,大約十萬餘字。

方以智在《開章》中對「東西均」一詞作了解釋,他說:「均者,造瓦之具,旋轉者也」、「樂有均鐘木」又提到「均固合形、聲兩端之物也,古呼均為東西,至今猶然」,意思是旋轉的陶鈞、調節樂器的均鐘木甚至於一切事物都是對立兩端的統一,這一主張也呈現在他對於儒、釋、道思想的方面,他主張「以禪激理學,以理學激禪,以老救釋,以釋救老。」

他又在《東西均》裡提出了「二而一,一而二」與「相反相因者,相捄相勝而相成」的論點,認為看似處在對立面的東西,事實上也是互相依存的,他認為只要理解這種道裡,就有辦法進一步理解萬事乃虛實互補、代錯相成的中和均平的境界,這種境界在儒、釋、道方面也就是儒、釋、道三教圓∴(讀伊)圓融會通的境界,這就是方以智在《東西均》中所欲傳達出的最終理想,他期盼後世治學之人能夠真正地體悟到這種圓融會通的道裡,並真正將此道裡的內涵用於平常生活當中,如此一來,就能真正地理解他所想傳達的全均思想並進一步去達成相容百家、會通三教而不致於有所偏失的成果。

撰稿人:李慈恩

作者簡介

方以智,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別號龍眠愚者,安徽桐城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卒於清康熙十年(1671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明亡後成為遺民,曾參加抗清活動,兵敗後逃禪,改名大智,字無可,別號弘智,人稱「藥地和尚」。他的名字,是祖父方大鎮取自《易傳》的典故:「蓍圓而神,卦方以智。藏密同患,變易不易」而來。
  方以智來自一個累世以忠孝傳家的名門望族,他的先祖方法,是明代建文弟時的進士,出於方孝孺的門下,在靖難之變後,不願背棄建文帝與方孝孺的知遇之恩而苟活於世,因此,與家人登舟至安慶,自沈於望江,可說是個極有氣節的文人,他的節義之行也影響了方門一族的家風。方以智的祖父,曾於明朝萬曆年間任職大理寺少卿,在他為官期間,倡導理學不遺餘力,與當時的東林學人,皆有往來,治《易經》、《禮記》,卓然有成,可惜後來受到東林黨爭的牽連,只好被迫稱病回鄉。父親方孔炤,則是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累官至湖廣巡撫,對於醫學、地理、軍事,無所不通,著有《全邊略記》等書。在他於湖廣巡撫任內,適逢張獻忠之亂,方孔炤力主剿滅,與張獻忠八戰八捷,最後因援軍不治而功敗垂成。崇禎皇帝問罪於孔炤,下旨處死,當時,方以智正好在京師參與殿試,得知噩耗後,乃為父申冤,崇禎感其孝心,終於在十四年時釋放方孔炤。方孔炤獲釋之後,雖復職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降級戴罪總理河北山東的屯務,卻又遇上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的國變,復有當今學者「不講實學」、「不達時變」之嘆。祖、父兩代在仕途上的境遇,都對方以智的思想產生衝擊性的影響。
  方以智從小就展現出他聰穎的天資,不論是經史子擊、琴棋書畫皆能精通,他年少時曾隨其父宦遊於四川、福建、與北方諸省,歷覽名山大勝、京華勝地,博覽西學講論,這些特殊的際遇,也是造成他往後的學問,能夠貫通古今中西的重要因素。在他青年時期,曾經拜白瑜與王宣為師,白瑜品行卓犖,講學反對王學後期的空疏,「所讀必周秦之言,所賦必漢魏之詩」,方以智受業於他的門下,對於其師的學行甚為推崇。王宣則是擅於易象與科學,著有《物理所》一書,是方以智在物理學上的啟蒙老師。除此之外,崇禎初年,方以智在其父所建的澤園中,成立了「澤社」,與家族中的一些文人雅士、錢澄之、周岐等人來往唱和,不僅談論學術,也議論天下大事。崇禎七年,桐城發生了民變,正好是方孔炤丁父憂在家期間,身為朝廷命官,方孔炤站在朝廷這邊,與這些人民對抗,導致最後,他們連自己的家鄉也無法繼續待下去,只得被迫離開世居之地,舉家搬遷至金陵。金陵本為人文薈萃之地,他在這裡結交了黃宗羲、陳貞慧、冒襄、侯方域等名士,尤其與黃宗羲相友善。除此之外,他還結識了西洋傳教士畢方濟,從畢方濟互相問學,得知許多西學的知識,此時他的學術,尚以寫作詩詞與策論為主。
  崇禎十二年,方以智中舉,隔年至北京參加會試,成進士,官至翰林院檢討,一直到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為止,方以智在朝廷任官五年,雖曾上策想要力挽日漸頹壞的國勢,然而礙於崇禎皇帝的性格,始終無法令他的政策得以實現。等到崇禎自縊於煤山,方以智還試圖與孫奇逢聯合太子監國,繼續抵抗叛軍,終究是孤掌難鳴,最後還被叛軍抓去,史書形容他被抓住後,「加刑毒,兩髁骨見,不屈」,雖然飽受折磨,方以智堅守他忠君之心,不肯屈服,最後歷經萬難才逃了出來。
方以智與妻子倉皇南奔,希望能投靠福王,以求領兵北伐,收復江山。無奈,此時的南明政權依舊籠罩在黨爭的陰影之下,尤其是阮大鋮當權,阮氏早年與方以智有嫌隙,此時趁機羅織罪名,以「降賊」之名問罪於方以智,欲陷他於不義,使得方以智不得不改名換姓,倉皇逃出南京,輾轉到達廣州避難,隱於市集中賣藥為生。後來,由於瞿式耜的延請,原本對政治已心灰意冷的方以智,又再度為南明效力,在永曆時期,延聘方以智為經筵講官,並為之起草監國詔書,後被太監王坤誣劾免職,「西南更望層雲黑,誰把新亭淚眼看」,道出了方以智對於南明政權的失望。
  順治十年,他正式出家,由一名原本意氣風發的世家子弟,一變而為長伴青燈古佛的佛門子弟,令人感到不勝欷噓,他的故友陳貞慧之子,也是著名的詞人陳維崧,曾經描述他與此時的方以智見面的景況:「當時秣陵全盛時……密之先生衣紈縠,飾騶騎,鳴笳疊吹,閑雅甚都,蓄怒馬桀黠之奴帶刀劍自衛者,出人常數十百人,俯仰顧盼甚豪也。……曾幾何時,而先生已僧服矣。崧再過竹關(指金陵高座寺)而先生念故人子,必強飯之,飯皆粗糲,半雜以糠秕,蔬菜尤儉惡,為貧沙門所不堪者,而先生坐啖自若,飯輒盡。」對比當年方以智冠蓋京華的風采,與今日安貧若素的淡泊襟懷,時移物換,讓人有忽忽如隔世之感!這時期的方以智,為學則致力於融合三教之說,尤其他本為儒生,因此主張將三教歸儒,尤其他的家學以《易》為宗,他將《易》學與佛、道思想融合,以「通相為用」,形成他獨創的「中五說」和「公因反因說」。
  康熙十年,發生了牽連甚廣的「粵案」之難,清朝大動作的搜捕反清志士,方以智也被牽連其中,最後於江西被捕殉難。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他是由於背部生癰,故病逝於押解的途中,此說法為大部分的學者所接受。而現代的學者余英時則認為,方以智是在被押往廣東的途中,行至江西萬安縣的惶恐灘頭,想起前朝文天祥的事:「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而悲從中來,自沉於江殉國。
  《清史稿》本傳記載:「以智生有異秉,年十五群經子史略能背誦。博涉多通,自天文、輿地、禮樂、律數、聲音、文字、書畫、醫藥、技勇之屬,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可謂一名通學之士,他在學習傳統中國的學術時,也不忘向傳教士取經,因此,他在自然科學上卓然有成,他接受近代西方的科學知識,並不盲從,常以實驗驗證,糾正西學認識錯誤的地方。
方以智一生的著作頗多,然而,由於他被冠上「反清」的標志,有許多著作在清廷的禁毀之下,至今已不得見。方以智逝世以來,他的著作在社會上流通而為人們熟悉的是《通雅》、《物理小識》、《藥地炮莊》等,常被清人引用。目前他的著作尚有全本或殘本流傳的著作,主要有:《物理小識》、《通雅》、《浮山文集》、《博依集》、《膝寓信筆》、《東西均》、《藥地炮莊》等等,以及其他尚未刊印或僅有孤本流傳的著作。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