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出版者:上海圖書集成局
  • 語言:正體中文

天下郡國利病書

內容介紹

此書顧炎武根據他經世致用的觀點,按明代政區分類彙集資料,從明朝地方誌書中輯錄有關各地民生利害,政治經濟利弊,軍事得失等部分而成,目的在鑒往知來。並主要討論兵防、賦稅、水利三方面內容。作者十分重視研究各地兵要地理,深感兵防之重要,所以書中首先對全國各地的形勢、險要、衛所、城堡、關寨、島礁、烽堠、民兵、巡司、馬政、草場、兵力配備、糧草供應、屯田以及有關農民起義和其他社會動亂等方面資料,無不詳細摘錄。所以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稱此書為政治地理學之書。

其次在賦稅方面主要對明代一條鞭法實行的後果及各地所遭破壞之事實作紀錄與說明,並揭示地主階級如何將國家賦役通過各種不法手段轉嫁到農民身上的種種事實。而在水利方面,收集了主要河道、漕運諸河(運河、膠萊運河等)與航運的資料,在主要作物區特別是三吳地區農田水利以及明代水利專家治水方略、奏折等主要資料也都有收錄。

特別的是,顧炎武還將西域、南北少數民族地區情況也都列入了考察整理的範圍中。顧氏編輯該書正值明亡之際,士大夫痛定思痛,故內容取捨有一定的針對性。是一部珍貴的中國社會經濟史料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雜取天下府州縣志書及歷代奏疏文集,並明代實錄,輯錄成編」,將其列入史部地理類,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僅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史地資料,它對明代史研究有特殊史料價值。後人認為,在考查明朝社會的經濟情況時,《天下郡國利病書》透過基層人們的回憶、總結、評論及一些下層的意見,加以最可靠的實際考察結果,綜合考察之後,做出對明代社會經濟的全面性論述,非常具有參考價值與學術地位。

  《天下郡國利病書》為未成之稿,原不分卷,後有一百卷、一百二十卷之分,一為收入《四部叢刊》三編的顧氏原稿影印本,不分卷;一為四川成都龍萬育的道光三年(1823)刊本,分為一百二十卷。道光本錯誤較多且皆有缺佚。另有說法說此書原為三十四冊,今已不全,第十四冊全缺,其他各冊也有佚文。以後版本多種,現通行本中,以四庫善本叢書館借涵芬樓印昆山圖書館所藏稿本影印本為最佳。

撰稿人:李慈恩

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 1682),原名絳,字忠清。學名繼坤,蘇州府昆山縣(今江蘇省昆山縣)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享年七十歲。明亡後,因景仰宋朝末年,文天祥的門徒「王炎午」之為人,遂更名炎武,亦自署蔣山傭。後世最常尊稱他為「亭林先生」。
  顧家是昆山地區的望族,顧炎武從小便過繼給去世的堂伯顧同吉,寡母王氏,十六歲便未婚守節,根據史書記載,王氏到顧家之後的生活,「晝則紡織,夜觀書至二更乃息」,她獨力撫養顧炎武成人,在顧炎武還小的時候,便告訴他有關岳飛、文天祥、方孝孺等人的忠義事蹟。清兵入關之後,王氏守節絕食而死。顧炎武由這樣一位堅毅剛烈的母親撫養長大,幼時勤學、壯年抗清,最終成為一位不出仕的大學者,也不讓人意外了。
  十四歲的顧炎武便考取了秀才,根據記載,他的祖父在他考取秀才之後,諄諄告誡他:身為知識份子,當求實學。凡天文、兵、農、水土等事,都不能以「小技」視之。尤其一代興革之故,更需深究。這樣一位有遠見、有洞見的長者,伴隨著顧炎武成長,對他整個的治學方向、研究路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顧炎武因此熟讀二十一史與《十三朝實錄》,同時對其他有關民生的實學,也同樣有高度的學習興趣。
  長大之後的顧炎武,個性耿直,即使是與他友好的復社諸人,也以「怪」字來形容他。由於他參加科舉屢試不中,從二十七歲開始,他不再參加科舉,甚至說出「八股文的毒害,不下於秦始皇焚書。科舉所導致的人才損失,比咸陽城外的焚書的那把火,還要嚴重」這樣的驚人之語。
  清兵入關之後,他的母親王氏絕食而死,遺命絕不能出仕清朝。顧炎武埋葬了母親之後,便開始他的抗清生涯。他棄家遠行,以反清復明為念,曾擔任南明王朝的「兵部職方主事」,顧炎武是個認真篤實之人,為了準備到南京去任職,顧炎武把《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的寫作停了下來,集中精力撰寫了《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等文章。在上述文章中,他直言不諱的抨擊了明末社會中的弊病,認為不變革將無法扭轉時勢重得天下。然而就如同黃宗羲一樣,南明王朝的政權被少數人把持,顧炎武政治抱負得不到舒展,因此他選擇離開南明朝廷,繼續抗清。
  從清兵入關(1644)到康熙七年(1668),這二十幾年的時間裡,顧炎武四處奔走連絡反清事宜。他究竟曾經參與哪些武裝抗清的戰役,由於史料不足,後人無法確知。然而他曾在順治十二年(1655),遭顧家的舊僕以「通海」罪名舉報,所謂「通海」就是同海上抗清的武裝力量有聯繫。幸好過程中,他的朋友大力奔走,才在隔年出獄。這是他第一次因為抗清入獄。
  出獄之後,他多次參謁明朝皇帝的陵墓,表明心跡。根據他自己的說法,這段時間他遊歷的里程有二、三萬里,而所讀的書,不少於萬卷。值得注意的是後者,在顛沛流離之中,仍不忘記讀書進學,這得要有多強烈的向學之心,才能做到?!
  在這段時間裡,他完成了最重要的《日知錄》與《音學五書》。要說明的是,顧炎武並沒有遊歷大江南北,他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在北方,因為他是一個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人,中國的北方,常是歷朝歷代所以興盛衰亡的關鍵地區,所以北方才是顧炎武考察的重點。期間,他只在四十九歲那年,回過一次家鄉,此後,他的活動範圍都集中在北方,最後則在山西曲沃過世。
  康熙七年(1668),顧炎武又被人舉報,說一位曾在明朝為官的黃培,家中藏有一本詆毀清王朝的書《忠節錄》,舉報的人並聲稱,這本反書是顧炎武所編寫的。個性耿直的顧炎武,為了不要讓事態擴大,演變成康熙二年(1633)的「明史案」那樣一鄉皆哭、株連千人的慘境,因此主動由北京前往山東濟南,想將案情釐清。卻因此又再度入獄,期間飽受折磨,後來還是靠著朱彛尊等人的營救,才平安脫險。
  此後,他傾注所有心力,著書立言。期盼能在亡國之後,全力保存文化精神,避免亡天下的悲劇發生。他在《日知錄》的《正始》篇中明確指出:「亡國」與「亡天下」不同!「亡國」是政權易姓,然而只要本位文化尚存,則無礙大局。「亡天下」則是政權與本位文化都被顛覆,這才是茲事體大。屬於亡國滅種的悲慘。
從顧炎武這樣的態度,便不難理解,當雲南的吳三桂起兵反清,他卻沒有南下相助,反而寫了一首詩,詩中含蓄的表明了,反清復明固然重要,然而氣節與道德的價值更加可貴。一旦與吳三桂這樣的民族罪人沾上邊,喪亡的,將是知識份子所以安身立命的文化尊嚴。
  顧炎武實在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儒!他不空談心性,重視實學。基於母命,終身不仕清朝。抗清時,留意地理形勢、地饒礦產。他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與《肇域志》給後世留下極為可貴的參考資源。當心知武裝抗清已不可為之後,他著書立言,切中時弊,以保存文化核心為己任。同時,他也不阻止反對家族子弟出仕清朝,畢竟,文化惠命要續存,官方是主要力量來源。這是他務實的一面。徐乾學、徐秉義、徐元文三人是顧炎武的外甥。他們都是清初有名的官員,主導了明史以及其他典籍的編存工作。至於顧炎武自己,儘管三次被皇帝徵召,但他都不惜以死明志。他留給後世最重要的精神訓誨,是告訴我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任何人都  不應該有著「自外於天下,獨善己身」的妄自菲薄。
  顧炎武的著作數量驚人,較為人知的有:《日知錄》、《音學五書》、《古音表》、《易音》、《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天下郡國利病書》以及《肇域志》。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