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理學宗傳

內容介紹

《理學宗傳》是孫奇逢的代表作品,也是學術史上,較早期的一部,有系統的闡述儒家人物的思想史專著。

本書從編寫到成書歷經三十年。將自漢至明末著名學者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理學發展的宗統,是主線。分別介紹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朱熹、陸九淵、薛瑄、王守仁、 羅洪先、顧憲成。第二類為各代名儒,為輔線,主要有董仲舒、申公培、倪寬、毛ㄔㄤˊ﹔chang、王通及其門人、韓愈及其門人、楊文靖,以及程門弟子、朱門弟子、陸門弟子。第三類為與理學道統相背者。按人立傳,摘其語錄、著述,加以評述,充分展現了孫奇逢的理學思想。

孫奇逢的理學立場,原本推崇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強調「慎獨」的重要。認為為學乃至做人,都須體認天理為要,並透過日用倫常來實踐天理。

但隨著自身經歷的積累,學術能力的成熟,孫奇逢逐漸有了轉變。他將朱熹的「格物致知」與王陽明的「致良知」合二為一。指出這些觀念均得自孔子,二者殊途同歸,沒有將二者對立起來的必要。

其次,提出了「頓從漸來」的頓漸合一說。他又將「道問學」與「尊德性」 合二為一。最後,他提出了「躬行實踐」、「經世載物」的思想,在知行關係上,肯定了王守仁「知行合一」合理的一面,認為做學問的,不應是空談家,應注重實踐,重視經世致用。從宗主王陽明,到「不分門戶」、「相容並包」、 「各取其長」、 「皆供吾用」,在「道問學」與「尊德性」之間,孫奇逢選取了「相互補救 」、「朱王合一」的態度,為清初陷入困境的宋明理學,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開創了儒學發展的新境界。

撰稿人:李慈恩

作者簡介

孫奇逢(1584~1675),字啟泰,號鍾元,世稱夏峰先生。直隸省保定府容城縣人(今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生於明萬歷十二年,卒於清康熙十四年,享年92歲。是明末清初的理學大家。
  孫奇逢幼年家貧,但他仍努力向學,17歲便考上舉人。然而父母接連過世,他丁憂守制長達六年,還獲得朝廷表揚他的孝行。此後孫奇逢連考四次會試卻都落第,也從此時起,孫奇逢就不再有從政為官的念頭與行動了。
  孫奇逢一生,明清兩朝的皇帝,共徵召過他十一次,但他都堅不出仕。儘管無心為官,他卻又十分關心政局時事,最為時人稱述的,是當明朝天啟年間,東林黨人左光斗、魏大忠等人,被魏忠賢等閹黨打入詔獄,他不畏株連,公開奔走營救。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忠勇謀略,感動了當時的兵部尚書孫承宗(天啟皇帝的老師)。據載,孫承宗答允親自入宮面見皇帝,只可惜未及營救,左光斗等人已慘死獄中。
  事後,魏忠賢等人為掩飾罪行,誣指左光斗貪汙,要求家屬賠償款項,才能領屍安葬。孫奇逢又挺身號召士民百姓,終於能讓忠良骸骨得到安息歸葬。
  等到清軍入關,他則率領鄉里民眾組成民兵,修武習學,以求抗敵自保。曾兩次擊退軍過容城,意圖劫掠侵擾的清兵。明朝滅亡後,清廷五次召他入朝,聘以高位,但孫奇逢都堅守志節,拒絕出仕。順治三年(1646),孫奇逢的家鄉遭到旗人(貴族)強行圈佔,被迫舉家遷徙,南下流浪四年之後,孫奇逢落腳河南輝縣夏峰村(今河南省暉縣市夏峰村),從此定居此地,創辦書院,設館講學,同時,著書立說,傳播儒學。
  這樣一位俠義心腸的人,似乎與「埋首顧紙堆中,皓首窮經」,沾不上邊。然而孫奇逢卻是例外,為國計民生計時,他剛毅果斷。修習「內聖」學術時,則是勤謹認真,終身不曾懈怠。
孫奇逢原本推崇陸象山、王陽明的「心學」,強調「慎獨」的重要。認為為學乃至做人,都須體認天理為要,並透過日用倫常來實踐天理。
  然而,明末清初的學者,面對一個改朝換代、人命危淺的不安定環境,對學術,自然會有一番不同於太平時期學者的體悟。孫奇逢也是如此。論及明朝亡國源因,他認為是主政官員因怕皇帝降罪,因此強逞口舌之能,巧言淡化情勢,紙上治國,以至一誤再誤。而擁有決定權的皇帝,則被空言蒙蔽,以至於災禍不可收拾,終於導致亡國。因此,孫奇逢的治學路數與觀點,明亡之後有了轉變,開始往「學以致用」的方向前進,最後成為大家。他將朱熹的「格物致知」與王陽明的「致良知」合二為一。指出這些觀念均得自孔子,二者殊途同歸,沒有將二者對立起來的必要。其次,提出了「頓從漸來」的頓漸合一說。他又將「道問學」與「尊德性」 合二為一。最後,他提出了「躬行實踐」、「經世載物」的思想,在知行關係上,肯定了王守仁「知行合一」合理的一面,認為做學問的,不應是空談家,應注重實踐,重視經世致用。
  那麼,怎樣才算經世致用呢?對這些遭逢亡國之痛的學者來說,掌握國族所以興衰存廢的原因,便是最首要的課題。孫奇逢寫了五本與明朝有關的記載,若以寫史的標準審視,這些書未必盡善。但卻提供了相當寶貴的社會史資源。《取節錄》、《乙丙記事》、《甲申大難錄》這三本書,詳細記載了明清之際,黨爭、內亂與抗清史事。企圖通過了解歷史事實,來探討國家興亡的原因,並考查現實問題,以求關切並改善民眾生活疾苦。同時,他也相當重視地方史志的編纂整理,在地方史志的研究中,則著有《中州人物考》、《畿輔人物考》二書,目的在彰揚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
  此外,他提出「學術的存亡興廢,關係著國家的強盛衰落」觀點。強調為學先要闡明義理,然後切近人事,並且實際執行,最終達到經世濟民的效果。絕不可空談身心性命,或者沉溺章句訓詁。
綜觀孫奇逢一生,他精研儒學,博稽方志,不論是義理學或是史學,都有可觀。他盡心教化,著述立說,堅守「學以致用」的治學宗旨。他從「實用」的原則出發,評析儒學思想的義理要旨和各家學說的輕重得失,兼采眾家之長,而歸本孔子之道。提倡明體達用,學行合一。開創了清代初期黜虛務實之新學風。
  他留下的學術著作有:《理學宗傳》、《聖學錄》、《北學編》、《洛學編》、《四書近指》、《讀易大旨》五卷、《書經近指》。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