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編著:納蘭性德

通志堂經解

內容介紹

《通志堂經解》共一百四十種一千八百六十卷,是一部重要的經部叢書。其底本來源除了徐乾學傳世樓以外,有毛氏汲古閣、範氏天一閣、錢曾述古堂。校勘人員主要有顧湄、張雲章、徐秉義、與何焯,參與刊刻者則近五百人。

此書所收經解以宋、元文人經學著作爲主,故又被稱為《宋元經解》,對其後《詣經堂續經解》、《經苑》、《皇清經解》的編刻,有著直接的啟發意義,在經學史與版本學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通志堂經解》雖署名納蘭性德校訂。但有不少學者持論認為,其實是徐乾學所輯刻,出於政治原因而讓名於納蘭性德。但若細查當時其他文獻以及參與編纂工作的學者說法,今日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出一個成書的時代背景與編纂過程:

清兵入關以來,順治一朝反清復明的聲浪與實際行動未曾稍歇,南明王朝始終存在著。在不斷的血腥鎮壓過程當中,清朝官方逐漸感受到,在文化上,爭取漢、滿融合的信賴感,會比一昧的武力鎮壓來的有效。而曾說過「帝位在德不在人」的朱熹及其學說,就成了想以夷族身分統治漢族的清朝皇帝,最有力的,實施思想統治的通孔。因此官方開始大張旗幟的,去尊捧這位原本確實也就相當有學術地位的宋代大儒。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宋、元經說的蒐集、廣布,就成了學術趨勢。徐乾學等人,原本就有這樣的使命承擔,想輯纂宋元經說,並前後努力求找書籍將近三十年。但當開始編纂、校稿乃至勘刻十,卻苦於經費不足,工作幾乎中斷。知道此事的納蘭性德,出錢出力,一意促成此事的順利運行。

在編纂過程中,我們無法確知,納蘭性德實際分擔了多少工作。但他慷慨出資,讓《通志堂經解》的編纂不致中斷,還親自投入纂修的工作,並在《通志堂經解》編纂完備之前,寫了《通志堂經解序》共六十三篇。就以上各項敘述判斷,《通志堂經解》由納蘭性德掛名總編,不算過分。若只因他的貴族血統,就認定這是一場出于政治原因的讓名,推論就不免狹隘了。

《通志堂經解》從康熙十二年(1673)開始刊刻,到康熙十九年(1680)完成主體部分,此後才在付刻的同時對少部分經解作校訂的工作,大約到康熙三十一年(1692)全部完成。

  《通志堂經解》以收宋元人經說為主。卷帙浩繁,為清初規模最大的經解總集。收錄了易類三十九種、書類十九種、詩類十一種、春秋類三十五種、三禮類十二種、孝經類四種、論語類二種、孟子類三種、四書總義八種、總經解七種,收羅宏富。不僅如此,《通志堂經解》在康熙十九年的初刻本,為清初寫刻本代表之一,它寫刻嚴整疏秀、自然大方,歷來為專家所推崇。《通志堂經解》高質量的底本與校勘,使之又成為後世刻書的重要底本來源。

不僅如此,《通志堂經解》在各書之前都有序,敘述該書的內容、價值。這樣一種體例,其後的編輯叢書大多都加以繼承。最明顯的就是《四庫全書》。

此外,在文獻保存上,本書有著極大的貢獻。明代以四書大全、五經大全做為科舉的考試用書,文人讀書,多只以這兩套書為主。這使得許多宋元時期未被收入四書、五經大全的經學著作,逐漸散亡。若不是有《通志堂經解》的博采蒐羅,這些古籍,只怕是真的就此消失在學術舞台上了。

在經學的發展上,《通志堂經解》也有其價值。如惠棟、段玉裁、陳奐、黃丕烈、顧之逵、江沅、王筠、查慎行、翁同書、丁晏、陸沆、嚴元照或王國維等學者,都曾批校或題跋過通志堂本。而以通志堂本為底本的批校本,更是多達十三種。可以說,清代經學的昌盛、乾嘉考據學的形成,《通志堂經解》確實有其貢獻。

撰稿人:李慈恩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之諱保成而改名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世居葉赫部(今吉林省伊通縣),生於順治十一年,卒於康熙二十四年,得年三十。 納蘭性德生長在滿清貴族之家,他的父親是康熙前朝備受重用的大臣,明珠。明珠受到漢文化陶染很深,本身兼通滿漢文,也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因此納蘭性德約五六歲時,就開始學習騎射技藝以及文化教育(滿文、滿語),是非常典型的,滿人「以騎射為本,文事不妨武備」的民族特色。 他能詩善賦,尤工詞,又善騎射。夏承燾《詞人納蘭容若手簡前言》稱:「他是滿族中一位最早篤好漢文學而卓有成績的文人。」十九歲時就通過會試,康熙十五年(1676)補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康熙愛其才,將他留在身邊,授與一等侍衛的官職,並多次隨康熙出巡。 在著作方面,除了已佚的《側帽詞》和《飲水詞》外,還編刊過《大易集義粹言》、《詞韻正略》、《今詞初集》、《通志堂經解》等書,在他過世後,他的師友徐乾學、顧貞觀、嚴繩孫、秦松齡等人為其編成《通志堂集》二十卷。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