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編著:孟子與學生

孟子

內容介紹

◎成書過程
《孟子》記錄了戰國儒者孟軻的事跡,以及與各國國君、學生、時人的對談。《史記》說:「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依照司馬遷的說法,《孟子》一書是孟子晚年與門下學生退居著述而成。不過,從內容文字上看,現在所看到的《孟子》中,含有後人再加入的資料。所以這本書很有可能是孟子的學生,在孟子過世後,將他生前的著作整理編定而成,日後孟子的再傳弟子則略加增補了人物諡號等資料。成書時間大約在戰國中、晚期。

◎架構與內容
全書一共有七篇十四卷,分別為:〈梁惠王上〉、〈梁惠王下〉、〈公孫丑上〉、〈公孫丑下〉、〈滕文公上〉、〈滕文公下〉、〈離婁上〉、〈離婁下〉、〈萬章上〉、〈萬章下、〈告子上〉、〈告子下〉、〈盡心上〉、〈盡心下〉。《孟子》與《論語》一樣是語錄體,各篇以篇首兩或三字當篇名,同一篇中的各章也沒有一定的關聯。不過《孟子》大多是長篇,少有短篇,而且《孟子》長篇的篇幅也往往比《論語》長篇更多。再者,《論語》不僅記載言談內容,也會記載說話者的動作、神情;而《孟子》通常只簡單交代對話的背景(如說話者身分等),其餘就只記錄說話者的言談內容。

◎價值
《孟子》是最晚進入經書之列的一部書。漢代學者將《孟子》視為諸子著作,直到唐代,韓愈相當推崇孟子,認為孟子繼承了孔子的道統,《孟子》的地位才逐漸升高,並於五代十國時期進入經部。到了南宋,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編為「四書」,元代更成為官定教科書。從此《孟子》成為儒家學者必讀的經典,甚至凌駕於五經之上,其中的思想也深深影響東亞各地的儒者。(《孟子》的思想內容與影響,請參見歷代重要儒者項下之孟子條。)此外,《孟子》的文字相當富有魅力,說理暢達、筆鋒犀利,而且充滿氣勢,又善於運用排比、諷喻和寓言來加強論辯的力量。後代許多學者、文人的論說文,文字風格都受到《孟子》的影響。

◎新校、新譯標點本
趙歧注、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臺灣古籍。
謝冰瑩:《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史次耘註譯:《孟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

撰稿人:吳曉昀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