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 編著:班固

漢書‧儒林傳

內容介紹

《漢書‧儒林傳》是班固所著《漢書》當中的第八十八卷,全篇內容主要在說明由春秋到漢代時期,儒學的發展與變化情形。內容可以歷史時間區分為前後兩大部分。前半部份以孔子到秦朝這段時間的發展為主,班固以為六經本來是闡明聖王教化的典籍,早在孔子之前便已存在。然而由於周道衰微、周文疲弊,必須待孔子出,方得重振。孔子的貢獻在於:「敘《書》則斷〈堯典〉;稱樂則法〈韶〉舞;論《詩》則首〈周南〉。綴周之禮,因魯《春秋》,舉十二公行事,繩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獲麟而止。蓋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之傳。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孔子對於經典的整理之功,可視為春秋時期儒學發展的重點。

隨後,班固提及孔子身後,孔門弟子在戰國時代的處境。其中「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氂之屬,皆受業于子夏之倫,為王者師」,弟子四散各處,隨著時局起伏於當時。而其中惟有居魏文侯處的子夏受到禮遇,因而較能發揚儒學的影響力;此外尚有齊魯地區的儒學比較能穩定發展著。而更重要的是孟子、荀(孫)卿兩人,皆能「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恪守夫子之道,並加以發揚。秦漢之際,由於受到政治力量的壓抑,導致儒學發展進入低潮。偶有如秦朝時期孔甲任陳涉政權博士;或是像漢初叔孫通循儒家禮教制定禮儀,除此之外皆少有創獲與發揚。以上大致歸納〈儒林傳〉前半部份的主要內容。

進入漢武帝時期起,隨著經學正式制度化後,儒學的影響力纔再次得到彰顯。漢初中央本崇尚黃老道家思想,藉以休養生息。然隨著竇太后過世之後,經由丞相田蚡罷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以百數」;公孫弘以治《春秋》而為三公,並倡議立博士弟子員,其後昭帝、宣帝時,博士弟子員額急速擴增,直至成帝時期,增弟子員額達三千人。儒學發展至此可說已臻至極。〈儒林傳〉最後一個部份是在說明武帝正式標舉五經博士之後,各博士官內部的傳承譜系。有關各部經典的最早傳授源頭,分別是歐陽生《尚書》、后蒼《禮》、楊何《易》與胡母生《公羊春秋》。班固對這段時間裡儒學盛大的現象提出說明,他認為「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浸盛,支葉蕃滋,一經說至百余萬言,大師眾至千余人,蓋祿利之路然也」,一方面除了儒家思想本身的人文性格,容易使人接近之外,促成儒學得以蒸蒸日上的外在動力,正是制度化後的「祿利之路」使然。至於各經較為詳盡的傳承狀況,在「秦漢儒學發展」一節當中會加以說明,歡迎參看!

撰稿人:劉柏宏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