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首頁>儒學思想>儒學發展>歷代儒學發展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秦漢儒學

一、秦代儒學
談到秦漢時期儒學的發展時,我們很容易以為秦代是一個儒學沉寂的年代而忽略它,其實,秦代雖然國祚僅僅只有十五年,對於漢代儒學依然有奠定基礎的作用和重大的影響,是中國儒學史上必須正視的一環,下文就來談談有關秦代儒學的發展和其中的重大事件。

(一)、儒學的演變與時代背景
西元前221年,秦國東倂六國,統一中原,建立秦朝,春秋戰國長期分裂的紛亂局面至此結束。
秦朝的治國理念,基本上延續秦國時期對法家學說的尊崇,由於秦朝是以武力統一天下,初得天下時,最重要的即是化解各地的文化差異,因此為了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掌控,實施了一連串的政策,包括設置郡縣,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治馳道,建築長城等,來鞏固中央政府的勢力,試圖兼容並蓄各方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秦朝初期對於儒家學者是較為禮遇的,不但徵用儒者,也允許儒者傳授儒學,還對儒家經典進行整理,確立了《六經》的名稱和所指的經典為《詩》、《書》、《禮》、《樂》、《易》、《春秋》,讓儒者參與政事,允許儒者發表議論,儒家思想便逐漸在政治上發揮功能,成為顯學,奠定了往後儒學發展的基礎。
然而秦朝理政主要還是受到法家學說影響,對於與國君利益、國家政策有所違逆的意見,終究無法接受,因此一再用法令、刑罰強行壓制不同的聲浪,最後甚至以更加專橫強硬的殘暴手段,強行推行不合理的政令,例如:秦朝後期為了避免朝野有其他輿論而禁止私人講學,為了控制人民思想而焚書坑儒等,雖然這不是為了滅絕儒學所施行的措施,但儒學與儒者處在其時,自然無法避免地受到嚴重的摧殘。
在秦朝短短十五年中,儒學與儒者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對抗秦朝的專制暴政,但由於結果失敗的太過慘烈,秦代儒者逐漸失去對於行仁政、德治天下的自信,直到漢朝的建立,才再度找回儒學發揮的舞台。同時,至秦朝以後,歷代國君的權威性凌駕於儒者之上,後世儒者在針對國事發表意見時,態度由滔滔雄辯轉為委婉勸諫,這對儒學而言,實是重大的影響和變化。

(二)、重要事件: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指得是發生於西元前213年的「焚書」,以及西元前212年的「坑儒」兩個事件。
「焚書」事件起因於博士周青臣、淳于越等大臣對於是否該恢復周朝的封建制度的論辯,其中丞相李斯持反對意見,並且認為因為私人講學興盛,朝野中才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意見來議論朝政的推行,這是天下分裂的根源,因此建議除了秦史、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和國家、博士所藏的《詩》、《書》等百家經典以外,其他記載六國的史籍,民間所藏的各家各派典籍,都必須全數燒毀。為了控制人民思想,李斯的建議得到批准,於是就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焚書」事件。
「坑儒」事件起因於為秦始皇求仙藥的術士盧生、侯生因求藥未果害怕被責罰,所以散佈不利於秦始皇的言論,然後出逃,使得自認為對術士一直照顧有加的秦始皇大怒,下令將所有妖言惑眾的術士464人坑殺,這就是所謂的「坑儒」事件。
焚書、坑儒事件雖不是針對儒者而發,也不至於完全滅絕了儒學的後路,但對儒學經典、儒者的思想,殘害還是頗大,而秦朝初期對於儒者的禮遇,則促使儒學朝向系統性的發展並與政治接軌,故綜觀秦朝一代,在使儒學的傳播遭受限制而沉寂的同時,也奠定了它往後發展的方向,這是秦代儒學史的重點,也是我們理解漢代儒學的發展前必須知道的。

二、漢代儒學
漢代儒學的發展,主要有「黃老之學」、「獨尊儒術」、「古今之爭」、「讖緯學」等四個部分。
漢代初期由於戰亂卜畢,主要的思想方向不外「與民休生養息」及「鞏固漢帝國規模」,因此漢初盛行以道家為基礎的「黃老之學」,同時由於對帝國版圖、王權的關懷,發展出以穩固政權為思考基礎的漢代哲學,在休養生息六十幾年後,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一統思想。另外,漢代的「古文經、今文經」之爭,使得儒學得以經學的形式傳承,並且成為做為治理國家所依據的學說。而「讖緯學」的流行,則使得漢代儒學摻入了一股神祕的宗教色彩。

(一)、漢初黃老之學
什麼是「黃老之學」?所謂的「黃」指得是「黃帝」,「老」指得是「老子」,依照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的介紹,「黃老之學」就是以道家思想為基本精神,然後結合陰陽、儒、墨、名、法各家的優點,來「與時遷移,應物變化」,應付世事的各種變遷,最後達到「事少而功多」的目的。此時,也以儒、道兩家的學說最為興盛。
在「應物變化」的想法之下,漢初「黃老之學」雖然以道家為本並融合了各家思想盛於當時,但是在治理政事上,則較偏向於以儒家學說治世。這是因為秦朝的迅速覆亡,讓漢代的思想家有深刻的警惕,他們認為法家法制的目的,還是在為了達成以德治國的儒家仁政,因此逐漸將崇尚法術勢的法家治國理念,轉以儒家的德治仁政、禮賢下士為治國的根本思想。不過雖然如此,此時運用在政治上的儒學,有其明顯受到道家影響的地方,這從漢初儒者例如:陸賈由「無為」說明國君治國的態度、賈誼在說明道生物、生人的理論時,所使用的「六理」的概念等,到《淮南子》的會通儒道,皆處處可見道家學說的運用,可知漢初的黃老之學,正好顯現了漢初儒家與道家彼此之間互相排斥又互相融合的情形。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在歷經了六十幾年的休養生息後,漢朝政權變得強大穩固,這時若再繼續以較為消極的黃老之學做為治國之道,已顯不足。此時,儒家經過與其他家學說的互相碰撞,逐漸發展出能回應各派學說的理論,並在社會上形成思潮,於是開始有「獨尊儒術」的聲浪出現。
漢武帝時,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也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認為國家的政策必須有一個可循的一致方向,才會讓綱紀統一,法度清明,人民才可安穩生活。這個建議馬上得到漢武帝的肯定,將國家的治理原則定調在儒學所提倡的仁政德治,並且設立五經博士,將儒學定為官方學說,文人必須通曉儒家經典才有當官的可能。此時的儒學經過秦代、漢初的演變,雖然內容已與先秦時期的儒學有所不同,但這一「獨尊儒術」的措施,從此確立了儒學為中國社會的思想主流,同時也使得儒學成為往後歷代王朝治國的核心思想,影響非常廣大深遠。

(三)、今文經、古文經之爭
秦代焚書以後,一些經典孤本都收藏於首都咸陽的宮殿,然而項羽入關以後,放火燒毀秦宮室,把這些珍貴的典籍都摧毀殆盡,因此到了漢代文帝時,由宿儒遺老背誦記憶中的經典內容,用隸書記錄寫定,這就是所謂的「今文經」。到了漢武帝末期以及漢哀帝時,發現了秦代遺留的《詩》、《書》等經典,因為這些書是由篆文寫成,故稱為「古文經」,以有別於今文經。
今文經、古文經內容有同有異,今文經重微言大義,古文經重名物訓詁,研治經學的學者也分為「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兩派。而由於雙方擁護的經典不同,對於古文經是否立於學官的看法也不同,兩派儒者各持己見,爭論不斷,爭論的焦點主要在漢代最重視的《春秋》經的三傳上,尤其是《左傳》的優劣問題最被注意。今、古文經之爭的意義在於:第一、促進了經學的傳播與發展;第二、相對於今文經的影響力而言,古文經的影響越來越大;第三、使人們對於今、古文經學說的了解更深,進一步溝通了今、古文經,使兩派經典、學說於日後逐步融合,到了東漢末年鄭玄融通今、古文經,遍著群經,使今、古文經兩派學者逐漸捨棄門戶之見,儒學便以經學的形式存在而被討論,並被傳承下來。

(四)、讖緯學與經學
漢代儒學發展至後期的特色之一,就是受到讖緯學的影響,而蒙上了神祕的色彩。
讖緯學是在西漢後期興起的學說。「讖」和「緯」所指不同,「讖」,又稱為讖語、讖記、圖讖或符命,所指得是預示吉凶而應驗的隱語,類似現今的籤詩,所成之書稱為「讖書」;「緯」,又稱為緯侯,是以宗教或迷信的觀點來附會、解釋經典的意義,甚至偽託為孔子所述,所成之書稱為「緯書」。漢代的讖緯學由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發展出「三統說」為開端,到新莽以及東漢光武帝的賴讖緯學的幫助而登上王位,讖緯學日益興盛,東漢時章帝主持「白虎觀會議」,會後由班固就討論結果編輯了《白虎議奏》和《白虎通義》兩部書,正式將讖緯學拉抬至與正統經學一樣的地位,讖緯學更加風行。
在此背景之下,經學逐漸受到讖緯學的影響,大部分儒者不但治經,同時也通達讖緯,使得經學內容慢慢充斥著荒誕、命定的觀點,雖然這使儒學在哲學方面注意到了天地氣化、宇宙生成等問題,其中也有如桓譚、王充等反對讖緯學的儒者,但讖緯學還是不可避免的將儒家經學帶上了歧路,阻礙了儒學義理的發展,一直要到魏晉時期玄學興起,以另一種方式解釋儒學,讖緯學才漸漸趨於式微。
綜觀以上所說,我們可以將秦漢時期儒學的發展,視為是一個儒學從「百家爭鳴」中,藉著和各家學說的競爭、激盪,最後脫穎而出成為學術、政治主流的過程。


撰稿人:連育平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