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劉德

劉德,西漢景帝之子。劉德另有一手足,是臨江閔王劉榮,兄弟二人皆為栗姬所生。景帝前元二年時重新恢復河間國,(約略在今河北中部)並封劉德於此。依古代諡法規定,畢生展現聰明睿智者,可以「獻」為其諡號,劉德因其畢生對於學術保存的付出而得諡曰獻。
      獻王劉德一生投入於文化保存工作,不遺餘力。在秦火與戰爭後,漢初國家的文教事業並不發達,大量先秦古籍隨著楚漢相爭時阿房宮遭焚,多付之一炬。而文景之時,中央的政策方針著重在休養生息,且指導思想則係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主,對於儒學發展並無具體的關注與努力。劉德在河間國內的諸多政策,卻能彌補漢初儒學發展的低潮。
      對於儒學的發展,劉德的貢獻主要有二:第一、他關注到散佚古籍的重要性,因此特地向民間廣徵善書。搜集善書的模式係由政府聘請專業抄手,力求完整地將民眾進獻的書冊謄寫一次後,將正本留下保存,而將抄寫本歸還給民眾,同時給予金、帛作為犒賞謝禮。在上行下效的影響之下,動員全國百姓展開典藏古籍的行動。此潮流甚至讓其他地方喜好道術的士人,不遠千里聞風而來。也間接地促成了人才的匯集,使得河間國人文薈萃,具有相當的「軟實力」!
      除此之外,劉德在國內設置《毛詩》博士官、左氏春秋博士官,致力提倡六藝經傳、儒家禮樂教化。河間國獎勵儒學的風尚,對於鄰近的齊魯儒生來說,甚具號召力,因此「山東諸儒多從而游」。這是劉德對於漢初儒學發展的第二項貢獻。同時也是在劉德政權的努力之下,許多可能將要散佚的先秦書籍,得以即時地獲得保存,例如《周禮》、《尚書》、《禮》與其《記》、《孟子》與《老子》這些現代皆可見得的華夏文化經典,最早都可能曾在劉德的手上獲得良好照顧!
      劉德的後嗣在儒學發展或文教事業上,其實並無太大的建樹,甚至在第六世孫劉元之時,因其悖禮逆倫的荒誕素行,以及「殘賊不改」的暴虐行為,讓當時宣帝決定罷除劉元封國。幸好在劉元身後五年,成帝重新分封劉元的手足劉良為河間王。河間王劉良恪遵儒家禮教,史書贊其能「修獻王之行,母太后薨,服喪如禮」,是以受到哀帝褒揚。劉良身後,得諡為惠。
      有關於河間獻王劉德的相關紀錄,流傳至今者並不多,較易取得的資料是《漢書》當中的〈景十三王傳〉。其中對於劉德的畢生行誼,及其後嗣表現,皆有記載。

撰稿人:劉柏宏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