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楊時

楊時(1053~1135),字中立,宋朝南劍將樂人(今福建),由於晚年居龜山,後世學者又稱龜山先生,是二程的弟子。楊時八歲就能寫文章,熙寧年間中進士第,高宗時官位是龍圖閣學士,著書講學,以程子為宗,開閩南理學之先河,朱熹、張ㄔˋ﹔chi這些大學問家的學問源頭,皆出自楊時。紹興五年(1135年)四月二十四日病死,諡文靖,享年八十三歲,葬於將樂鳥石山麓,墓碑書:「宋龜山文靖楊先生神墓」。著有《二程粹言》、《龜山集》。等傳世,元順帝時有入祀孔廟之議,至明弘至九年始追封為將樂伯,並入祀孔廟,稱先儒。  
      楊時在京城最主要作為中,是要罷除王安石的經學,排斥靖康時期的和議,好讓邪說不得發作。他不畏權勢,當他在餘杭當官,蔡京想將母親葬在西湖畔,說是為了風水的關係,要地方政府將西湖挖深,這筆錢地方怎麼出得起,楊時便將此事耽擱住,不予理會,不怕冒犯當權。當他兼任國子祭酒,上疏要求罷除祭祀王安石。他的觀點是:「蔡京專橫二十年,蠹國害民,危害社會秩序安寧,人民對他都恨得牙癢癢的。但是蔡京在法律邊緣游走,大家找不到罪名問罪。他最大的罪名就是,蔡京持續執行神宗朝的政策,打著王安石的招牌來維護自己。蔡京推尊王安石,還幫王安石加以爵位,甚至配享孔廟。王安石主張中有許多花錢的政策,像神宗想學漢文帝蓋露台,王安石卻用:『如果皇上能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就算將天下財富都拿來自己使用,那也是功過相抵,不算過錯了。』堯舜之道是喜歡節儉的,這絕非堯舜之道的作法。之後,跟隨王安石的蔡京這批人,就用『自奉』邪說,認為收藏天下財富是為了供奉自家祖先,拿出相對性名義,巧立名目來安頓自己奢侈過度的真相。這種邪說,迷惑學者,是奢侈的變相,怎能還直得配享孔廟。」王安石、蔡京在當時為了積弱的宋朝,大量實行經濟政策,所有政策都和錢有關,這與傳統道德操守上的要求不同,頗有功利主義的作風,給朝廷保守派的人士很大不安。王安石也是針對當時時政下一帖猛藥,可惜在黨爭中,仍抵不過保守勢力。  
      楊時很經典的典故是「程門立雪」的由來,他當時也在現場,是那時立雪的學生。楊時聽說河南程氏兄弟在講孔孟絕學。二十九歲那年前往河南穎昌,拜程顥為師。楊時學成回歸要離開時,程顥目送他遠離,感慨說:「吾道南矣。」之後,楊時又回來找程顥的弟弟程頤拜師,楊時與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拜師的過程也名流千古。《宋史‧楊時傳》載「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說楊時和游酢兩人要去拜會程頤,程頤在睡覺,這兩個人在大雪紛飛的天氣,竟然在程頤家門口站著不走,當程頤發現時,這兩人還在門前,門外的雪已經下了一尺深了。這是「程門立雪」的典故由來。  
      楊時繼承二程思想,提倡由誠意正心,推行「平天下」,選擇在武夷山傳播理學,是最早將二程理學傳入福建的人,開創理學的「道南系」。政和五年(1115年)楊時往無錫,在東門內七箭河畔,南臨清河,搭建「東林書院」,楊時在書院教學長達十八年。楊時之後,有羅從彥、李侗、朱熹相繼承傳。到了朱熹,發展為「濂學」、「洛學」、「關學」,並稱為「閩學」。楊時被尊為「閩學鼻祖」。李綱有詩讚楊時:「儒林儀表,國家棟樑,風雲翰墨,錦繡文章」。  
      楊時學養有道,德性早成。他的外表簡易平淡,為人處世上是一位親切的長輩,遇到事情能臨危不亂、不動聲色的判斷是非,冷靜裁處。早年,楊時對政治流弊有義正嚴詞的評論,就連皇帝都認為楊時的言論是民心所向,就連外國人也是。傅高華出使高麗,高麗王問:「龜山先生今在何處?」他的名聲已遠播海外。

撰稿人:簡逸光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