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李塨

李塨(1659~1733),字剛主,別號恕谷。清直隸省蠡縣人(今河北省蠡縣)。生於順治十六年,卒於雍正十一年,享年七十五歲。
李塨是清初「顏李學派」的領袖人物。他的父親明性先生,是明朝的太學生,學識淵博,且以孝行有美譽於鄉里。李塨四歲開始,父親便口授《孝經》、古詩、《內則》、《少儀》等。八歲入小學。十五歲時,娶了顏元(習齋)的好友,王法乾之妹為妻。當時顏元已是有名的學者,但他看過明性先生的著作之後,非常佩服,就尊明性先生為師,以父輩視之。
  因著這層因緣,李塨二十一歲時,受教於顏元,習六藝之學,對「古今成敗,經濟大端」格外有興趣。他並學習顏元寫日記的習慣,當中記載所學心得,以及言行得失之處。顏元的學問,則因為李塨而得以廣播流傳。後代並稱為顏李學派。
  李塨是個勤儉的人,少年時家境清貧,「食糠覆,衣鶉結」。稍長以後則以耕田為業,儘管生活清貧,但仍好學不倦,根據記載,他與顏元的家,兩處相距有三十餘里,但他仍不辭勞苦,步行前往就教。二十三歲時,李塨開始設館教學。二十七歲則到京城講學,聲名鵲起。
  三十一歲中舉人之後,他開始四處遊歷,足跡遍佈長江黃河流域。關中、蘇、浙都是他去過的地方。與他父親不同的,是李塨很喜歡結交朋友。當時如萬斯同、閻若璩、惲鶴生、程廷祚、方苞等知名學者,都是他的文友。李塨晚年時,方苞甚至要自己的兒子─方道希,跟隨李塨學習,可見當時他在學術上的聲望。
  除了讀書,李塨也喜歡多方學習。根據《清史‧儒林列傳》記載,李塨跟隨顏元學習之後,又多方的,跟張而素學琴、趙思光學騎射、劉見田學數算、彭能學書法、王餘佑學兵法,他甚至同時向毛奇齡學樂與詩經。得到毛奇齡極大的賞識與稱讚。
李塨對從政興趣不大,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四處遊歷與做學問。六十歲之後,更是專務教學和操持家事,直到暮年。
  在遊歷的過程中,李塨更加清楚的意識到「實學」的重要。他認為宋、明之所以亡,就是因為當時的知識份子,人生的實際經驗太少,多是紙上閱歷。花費在紙筆的精神太多,就忽略了民生經濟可貴。一旦世事有變,便驚慌失措,沒有應對的能力。
  李塨一生雖以發揚師說為己任,但他並不全盤墨守師說。由於李塨曾數次前往江浙,向毛奇齡等學者學習訓詁考據。此後在注解群經之時,帶入考據工夫,這使得顏李學派的學說更為精緻,也同時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顏元學說的原貌。
  李塨的學問路數,像是經學與心性學並存。一方面,他撻伐宋明的心性之學,認定那是亡國的原因。同時提出不同於宋明儒的,一種特殊的「以義為利」的觀點,為顏李學派功利主義的德育觀,提供了理論基礎,使之合理化。強調「義、利」不需對立,在正誼、明道的前提下,謀利計功,求義中之利。才能真正有益於國計民生。顏李學派基本的教育觀念,講求的就是實用。教育的目的,是要獲得有用的知能,利於人類適應環境。其次,則是「盡性」,這裡的性,指得是人的形質,也就是特性。受教育是要讓每一個人的各項特質,都得到最好的啟蒙與調教,達致最大的發揮。
  特別要指出的,李塨對「格物致知」一詞,有著不同前儒的見解:「格物致知」原本是宋儒修養心性的路徑,李塨卻將「格」解為實行,「物」則指周禮的「三物」,也就是所謂「六德」、「六行」及「六藝」。六德是仁義禮智,六行是子臣弟友,六藝則是禮樂兵農也。
  有趣的是,儘管顏元常告誡學生,要「減讀誦以專習作」,也不喜歡耗費太多精力去埋頭著書。但身為得意弟子的李塨,著作數量仍然驚人。有《周易傳注》、《筮考》、《郊社考辨》、《論語傳注》、《大學傳注》、《中庸傳注》、《傳注問》、《李氏學樂錄》、《大學辨業》、《聖經學規纂》、《小學稽業》、《論學》、《詩集》、《廖忘集》、《恕谷後集》、《閱史郗視》、《天道偶測》及所纂《顏習齋年譜》等。
  李塨的學說,由於被當世集中聚焦在「實用」之說,加上他又提出「以義為利」的義利觀,大大的挑戰了孟子以來的「何必曰利」的傳統,因此,容易被戴上「過度功利、捨棄純粹道德價值」的帽子。然而今日細觀李塨的為人與為學,他強調要經世濟民,尊重實際技術的可貴,不願當個軟弱書生,這是他的使命感。學術方面,他自成一家之言,著作等身。且多方結交、獎掖後進,又併用考據的方式來治學,避免空疏無根的弊病,這是他追求學問的嚴謹。因此,當後世論者以經學為清朝國學,驚豔於乾嘉學者的紮實學問之際,其實也該針對李塨的成就,給出一個更合理相應的評價。


撰稿人:李慈恩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