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程頤、共1張圖片

程頤

程頤(1033-1107),字正叔,河南人(今河南人),程顥(1032-1085)之弟,世稱伊川先生,嘉定十三年(1220)賜諡正。生於北宋仁宗明道二年,卒於北宋徽宗大觀元年,享壽七十五歲。
      程頤幼年之時,如同其兄程顥一樣,皆十分聰慧。據《河南程氏遺書》所載,程頤「年數歲,即有成人之度」。朱熹(1130-1200)亦於《年譜》曰:「幼有高識,非禮不動。」由此觀之,程頤在幼年之時,即展現出早熟的器度。到了北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程頤時年十四歲,其父命兄弟二人從學於周敦頤(1017-1073),於是程氏兄弟很早之時便與周敦頤結下師生的情誼。仁宗皇祐二年(1050),程頤時年十八歲,撰〈上仁宗皇帝書〉言:「伏望陛下出於聖斷,勿徇眾言,以王道為心,以生民為念,黜出俗之論,期非常之功。」從這些語句中可以看出,儘管程頤年紀尚輕,然觀其所諫之事,宛若老臣,則所謂「有成人之度」,果非虛言。北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程頤年二十四歲,作《顏子所好何學論》,即深受賞識。仁宗嘉祐四年(1059),是年程頤年二十七歲,因廷試報罷,遂不復試,其後程頤的生涯便以講學為要。
      北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程頤時年五十三歲,因其兄過世之故,於是作〈明道先生行狀〉一文,表彰程顥一生的行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程頤時年五十四歲,此時程頤被任命為講官,於是程頤便奏上〈經筵講義〉。在任講官其間,由於程頤「拘禮自守,不少假借。議論褒貶,無所顧忌」,是非公斷,皆服人之心,展現出真儒者之風範,於是京師從者甚眾,而厭者亦多。哲宗紹聖三年(1096),程頤年六十歲,作〈答楊時論西銘書〉,提出「理一分殊」的理學概念,影響了後來朱熹(1130-1200)的學說。而哲宗元符二年(1099),程頤年六十七,完成《周易程氏傳》,並作〈序〉,此為程頤對於《易》學的成果,對於後世《易》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程頤一生事跡,見於《宋史‧道學傳》中,而其學術一本於誠,以《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為標指,而達於六經,動止語默,一以聖人為師,《宋元學案》列有〈伊川學案〉。
      程頤的思想,大抵而言,主張道與性一,而其所強調的道,特標出本體之道德價值性,因而對於性,亦強調「極本窮源之性」,如「稱性之善用謂之道,道與性一也,以性之善如此,故謂之性善」,由此建立起「性即理」的架構。至於萬物化生的作用,程頤亦如程顥表示陰陽二氣之交感為道與萬物之媒介,不過卻嚴格區分出道與二氣之殊別,如程頤言「一陰一陽之謂道,此理固深,說則無可說。所以陰陽者,道;既曰氣,則便有二,既二則便有感。」陰陽二氣交感生化萬物,人因各得氣稟不同,故有不同之賢愚之「才」,如「才稟於氣,氣有清濁,稟其清者為賢,稟其濁者為愚」。雖有賢愚之別,但人皆得氣之正,故具仁義禮智之善,「情熾而益蕩」則流於惡,故人之修養工夫,在於「約其情始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因而程頤論心,突出能知能覺之中性義,對於心之造作特別關照,強調後天之收放心工夫。
      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程頤入祀孔廟。其生平主要著作有《周易程氏傳》、《語錄》、及《文集》等。


撰稿人:王志瑋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