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為唐代宰相范履冰的後代。范家在早先之時,住於邠州,其後舉家遷徙至江南地帶,定居於蘇州吳縣(今蘇州吳縣)。而范仲淹生於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卒於北宋仁宗皇祐四年,享年六十四歲。
      范仲淹在二歲之時,父親便過世,其後母親謝氏則改嫁於長山朱文翰,於是范仲淹便改名為朱說,而其童蒙教育則學於興國觀司馬道士。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范仲淹年十六歲,定居於淄州長山。而家喻戶曉「斷齎劃粥」的成語典故,便是范仲淹此時於長山苦讀唸書的經驗。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范仲淹年二十二歲,范仲淹入睢陽學舍就讀。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年二十七歲,是年科考進士及第,於是開啟了范仲淹的官宦生活。一直到北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范仲淹年二十九歲,此時范仲淹擢任文林郎、權集慶軍節度推官,上表奏請「歸宗復姓」,並且得到了真宗的許可,於是范仲淹便從朱說又改回原名。
      真宗乾興元年(1022),范仲淹年三十四歲,作〈上張右丞書〉,為其主張改革之開端。文中指出:「其大幸者,生四民中,識書學文,為衣冠禮樂之士,研精覃思,粗聞聖人之道。知忠孝可以奉上,仁義可以施下,功名可存於不朽,文章可貽於無窮,莫不感激而興概然有益天下之心,垂千古之志。」短短數句,道出范仲淹對於士人「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政治抱負。不過可惜的是,范仲淹的上書並未獲得賞賜。直至北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范仲淹時年三十九歲,在〈上執政書〉中指出「不以一心之戚而,而忘天下之憂」,延續之前天下興亡的懷抱,又具體提出為政應該「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聽」等這些主張,顯示出范仲淹憂國憂民的心依然不變。而這些政治主張,成為日後范仲淹「慶曆改革」的思想藍圖。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年四十六歲。經過一場朝中的政治紛擾後,范仲淹被外放至睦州任官,是年四月就任。在為官其間,范仲淹為政寬簡,示之以文,施之以仁,延見諸生,約之以禮,將儒家禮樂之道實行於睦州中,並獲得當地人民的好評與愛戴。其後范仲淹又復權知蘇州任官。整體而言,由於仕途不順,加上為政寬簡,怡情養性,因此這段期間為范仲淹為文創作的豐盛時期。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時年四十七歲,在蘇州建立蘇州州學,並延攬胡ㄩㄢˋ;yuan(993-1059)任蘇州教授,教導州學學子,提攜後進,不遺餘力。
      在仁宗慶曆之時,范仲淹得以實行「慶曆新政」之政治改革。事實上,當時的政治、社會風氣,引起許多士人的不滿,如歐陽脩(1007-1072)就指出「公私困弊者,不惟賦斂繁重,全由官吏為奸」(〈再論按察官吏狀〉),道出在朝、在野為官者之貪腐的一面,於是慶曆新政的推行,成為勢所必行。仁宗慶曆三年(1043),范仲淹年五十五歲。是年九月,范仲淹上〈答手詔條陳十事〉一文,開啟了慶曆新政的改革。一直到慶曆五年(1055),范仲淹罷參知政事,出知邠州,慶曆新政宣告結束。儘管這次的改革未能全面成功,但范仲淹登高一呼,也喚起了宋代士人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抱負。仁宗慶曆六年(1056),范仲淹年五十八歲,於鄭州任官,寫了〈岳陽樓記〉一文,文中道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之嘆,短短數句,表明了范仲淹的心志,為後代人立下一個典範。
      范仲淹的生平事跡,見於《宋史》本傳中,其學術汎通六經,長於《易》,學者多從質問,為執經講解而無所倦;論天下事而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皆受范仲淹的影響。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范仲淹從祀孔廟。其生平主要著作有《丹陽集》二十卷,《奏議》十七卷。

撰稿人:王志瑋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