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范寧、共1張圖片

范甯

東晉時期經學家、儒學者范甯(339-401),字武子,南陽順陽(今河南淅川東部)人。生於東晉成帝咸康五年,卒於晉安帝隆安五年,為《後漢書》作者范曄的祖父、《春秋穀梁傳》集大成者。
      年少篤學,博覽群書,多所通達。起初,晉簡文帝想讓范甯做他的宰相,但卻被桓溫譏嘲,事情便以作罷收場。因為遭受桓溫的無理排擠,范甯也就沒有擔當任何官職。
      當時社會風氣,極為浮虛,溫文儒雅的儒者習氣,已日漸衰敗。這情形,看在范甯的眼中,很不以為然,甚是深惡,他認為之所以產生如此敗壞的社會風氣,都是導因於何晏、王弼兩人提倡的玄學。在范甯看來,何、王兩人,輕蔑的揚棄古時雅正典籍,不遵循禮度,一昧地以浮誇、游移不清的說詞掩蓋事實,用華麗語言裝飾真理,用繁複文字困惑世人,這樣下去的結果,可是會讓「仁義幽淪,儒雅蒙塵,禮壞樂崩,中原傾覆」的呀!所以這類的人,就好像古時暴虐的夏桀與商紂,都是足以使人滅身、國家覆亡的!范甯「崇儒抑俗」的情緒及感觸,大抵是有這般如此強烈的。
      兩年後,桓溫過世(晉孝武帝甯康元年,373),三十五歲的范甯正式開始他身為餘杭令的職務。首先,為了與何、王玄學風氣相抗,大規模的在縣裡興建學校,培養學生,「潔己、修禮」,有志於儒學的人,紛紛跟從。幾年之後,儒風盛行。自王導中興以來,未有如此「崇學敦教」的景況,這實在是要歸功於范甯!
      六年後,轉任臨懷太守,被封為陽遂鄉侯。很快的,又徵拜中書侍郎。在每一個職位上,范甯多有所建樹,有益於政道。他也常常更新、營造新的孔廟,建立所謂合於「辟雍、明堂之制」的場域。外在如此,范甯個人的修為,亦不馬虎。每上奏章,都是有憑有據,引經據典,因此,也甚得雅好文學的晉孝武帝所喜愛。在朝廷上,若遇有疑議之處,范甯就會不厭其煩的親自動身拜訪、諮詢;同樣的,他也讓朝廷官員們,要「直言無諱」,這樣才能真正的為人民的幸福著想,不是?
      幾年後,范甯的不肖外甥王國寶,因向會稽地區的王道子行諂媚之能事,深為舅父范甯所不容(又有一說,道范甯世敦儒業,而王國寶則是以玄風為尚的人,兩人矛盾情結頗深),因王一事,范甯向皇上請求調補豫章太守之缺。孝武帝雖不願意,但抝不過范甯的堅持,只得放手讓他前去赴任。
      於豫章太守任內,范甯依舊廣設學校,開辦五經研讀班等。有一次,范甯罹患眼目疼痛的疾病,就找了中書侍郎張湛,請他開個治療處方。張湛邊開,邊就開起范甯玩笑,他道:
      這個呀,可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老藥方了(傳說中有名的「讀書丸」唷),東周宋國陽里子得到這個治療
      的方法,就傳授給魯國的東門伯,東門伯他又傳給左丘明(這位大師可是代代相傳的盲人呀),之後,
      就沒有間斷地保存下來。後來,又給了西漢的杜子夏(這位沒有全盲,只有偏盲)、東漢的鄭玄、魏國
      的高堂隆、西晉的左思……等。這些赫赫有名的人都曾得眼疾,而且都拿到這藥方子!這方子也不難,
      超級簡單,內容不多,就六樣:第一「損讀書」、第二「減思慮」、第三「專內視」、第四「簡外觀」
      、第五「旦晚起」、第六「夜早眠」。把這六樣「藥材」用心火慢熬,下篩以氣,然後蘊藏於胸中七天
      ,這樣以後,就隨處可用。服此帖一段時間後,近到數眼睫毛的數量,遠到幾尺幾丈之外,都能清楚看
      到;如果長年使用,還能看到牆壁之外的東西(這玩笑也開太大了)。所以這帖藥呀,不只是可以明目
      ,還是可以延年益壽的唷!
      我們不知道最後范甯的眼睛是不是順利的康復,但他出了名的用功於經學,絕對是無庸置疑的。在豫章太守任後免官,范甯就住在丹陽,每天依然不間斷地經學研究。「其義精審,為世所重」的十二卷《春秋穀梁傳集解》也就在此時完成。直到六十三歲,范甯才在家中過世。另著有《春秋穀梁傳例》一卷。
      在范甯之前,《穀梁傳》一直未有較好的注解本。范甯曾向門生、故吏、子姪們研講六籍、三《傳》時說道:
      《左氏》則有服、杜之注,《公羊》則有何、嚴之訓。釋《穀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
      匠。辭理典據,既無可觀,又引《左氏》、《公羊》以解此傳,文義違反,斯害也已。
      范甯本深以此慮,沉年積思,終於率領門生故吏、兄弟子侄,一邊共同商討,把大夥的意見進行匯集;另一邊,自己,蒐整諸儒說法,釐清各種舊說,書百餘條「略例」,擇善從之。因范甯採取這種「廣采博取」、「集撰者諸說,各記其名」的注解方式,故才定名「集解」。這「集解」之意,便與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集合「經」、「傳」兩體一併進行訓釋的涵義不同。而也因此匯集各家說法的方式,范甯《集解》也就難成一家之言。
      話雖若此,此書格局本非單僅立足於《穀梁》一傳。范甯終身對抗的對象,是何晏、王弼開展出的玄學,故其著書宗旨,是要平息經學內部紛爭,調解《春秋》經下公羊、穀梁、左氏三傳的嫌隙,欲取三家之長融合之,與玄學相抗衡。所以范甯《集解》兼取三家長處的作法,大大不同於以往穀梁敵視公羊學派的作法;也因為思想上的兼容並蓄,能達「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的理想,因此,終於能夠影響益形深廣,並成《穀梁》經傳最具權威的注解文本。

撰稿人:陳讚華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