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李綱

李綱(1083~1140),字伯紀,宋朝邵武(今福建)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曾官位達監察御史,後來得罪權貴降官。他和趙鼎、李光、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入祀孔廟的先儒,並非完全都是能文不能用兵的書生。李綱乃是能治兵的將帥人物。
李綱身為朝廷大將,是非常剛直強硬的人。宋朝皇帝對傳位者都有忌憚,不肯親征。當時金兵又來,李綱見皇帝退縮在朝廷,還在想保全皇位的事,便刺手臂寫血書上疏說:「皇太子監國,是經常有的事。今天大敵入侵,怎麼可能還在守原來的禮法?皇太子若沒有皇帝的名分,你想下面的臣子怎麼可能聽他的。沒有皇帝的名分,他要如何指揮京師、號召天下?請皇帝放心親征,鼓舞前線將士的士氣,才能保住天下。」皇帝看了決定內禪,將皇帝讓位給太子。這根本就是逼皇帝退位,以下逼上,這種強硬作風若非宋朝皇帝出身軍人,怎麼可能吞得下去。
李綱在新皇帝面前是個紅人,皇帝很依賴他。因為稱帝,當太上皇從戰場回來,皇帝很怕自己的父親會殺死他,這人是之後的宋徽宗。這個新皇帝逃到南京行宮,要朝臣以書面提出對改革的想法,並且召見吳敏、李綱。上疏中有人對太上皇的想法不太能掌握,因此皇帝想請李綱去找太上皇,探探口風。李綱見到太上皇,說明皇帝的思慕孝意,太上皇仍請皇帝早點回京師。太上皇問皇帝行宮怎不讓人傳訊息。李綱說:「當時怕金人知道行宮,並沒特別的意思。皇帝每次想到會被金人發現自己行蹤,都怕得吃不下東西。有強盜來了,家裡的人不得不做一些措施。家長只要看到家裡的人有守住田園,給予慰勞就行了。若有小處不周到,給予斥責,作子弟的仍是願意接受長輩指責。」太上皇說:「捍衛宗社是大功一件,若能讓我和我的兒子感情通行無阻,相信更能名垂青史。」聽到這話,李綱才返回報告皇帝,皇帝才安心他的父親不會殺他。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打進汴京時,李綱擔任兵部侍郎,任京城四壁守禦使,擊退金兵,是朝廷內的主戰派。不久遭主和派排斥。宋室南渡以後,宋高宗(趙構)曾一度起用李綱為宰相。李綱上任,「首陳十事」,決心重整朝綱,主張用兩河義軍收復失地。李綱主政僅七十五天,便遭罷相。翌年,又被貶謫萬安軍(海南島)。宋建炎四年,遭貶流放遇赦後,隱居泰寧丹霞岩。
李綱卒於高宗紹興十年,享年五十六歲,謚號忠定,葬於福州市閩侯縣荊溪鎮光明村大嘉山南麓。著有《易傳》、《梁溪集》180卷附錄6卷、《論語詳說》等書。朱熹對李綱只知有君父,不知有己身,只知天下安危,不知自身禍福,極為敬佩,稱譽李綱是當世偉人。李綱在清咸豐元年從祀孔廟,稱先儒。

撰稿人:簡逸光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