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至聖先賢半身像 冊 叔仲會、共1張圖片

叔仲會

叔仲會(西元前597~),字子期,春秋魯國人(鄭康成說叔仲會是晉人),孔子的及門弟子,小孔子五十四歲(另一說是小孔子五十歲),是孔門弟子中年齡最小的弟子。名字說法的差異上,在《文翁圖》稱他為叔仲噌。

叔仲會是孔子從小教大的小孩。叔仲會年齡與孔璇年齡相仿,小時候兩人拿筆寫字時候,常常伴在孔子身旁。孟武伯看到孔子和兩個小孩一起寫字讀書的情景,忍不住問了孔子:「這兩個小孩那麼年幼,老師您與這樣的小孩一起讀書,和與我們這些大人一起讀書相比,有甚麼不同嗎?」孔子說:「沒有甚麼不同啊!他們和大人差不多,應該是因為從小就養成讀書習慣,這樣讀書寫字對兩個小孩來講,就像天性一般自然了。」
孔子親自啟蒙叔仲會,因為從小跟著孔子,天性本身受師長良好的薰陶。宋高宗稱讚叔仲會:「瑕丘祚邑,子期是為,親訓有自,廣業於時,四教允隆,五常以持,比肩俊傑,聞望斯垂。」孔子教導「文行忠信」四教和「仁義禮智信」五常,若一個小孩從小在四教五常中浸濡而成習慣,可以與長大後奮力學習模仿孔子的大人有相等言行,便可知從小教育對小孩影響的深遠。

劉鍇也稱讚叔仲會:「斯文有宗,吾道不窮,執筆迭侍,惟賢比崇,少成見貫,函丈順風,東巡駐蹕,霈津儒宮。」說明能從小與有德性的人相處左右,就連孔子本人都稱讚叔仲會讀書與大人相同,能安靜坐得住讀書寫字,足見長輩身教上對小孩的影響。

叔仲會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從祀,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瑕丘伯,宋封博平侯。明朝改稱先賢。

撰稿人:簡逸光;故宮博物院圖檔授權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