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顓孫師、共1張圖片

顓孫師

字子張。生於春秋魯定公七年(B.C.503),卒年不詳。魯國人。根據《世本》,ㄓㄨㄢ﹔zhuan顓孫師的祖父本來是陳國公子,名顓孫,離開陳國到魯國仕官,便以「顓孫」為氏。
      顓孫師大約在孔子返魯前後來學,和言偃、卜商、曾參等人一樣,是孔子晚年所收的弟子。他沒有留下仕官的記錄;孔子過世後,顓孫師繼續孔門的教學活動,收徒授業。
      唐代,玄宗追封「陳伯」。宋代,真宗加封「宛丘侯」,徽宗改封「穎川侯」,南宋度宗又進封「陳國公」,與十哲齊等。明代,世宗詔改「先賢顓孫子」。
      顓孫師在陳國教學,目前只知道他的學生有兒子申祥以及公明儀。身處戰國中晚期的荀子跟韓非,都在著作中提到子張後學,可見顓孫師之學在戰國流傳了一段時間。 
      顓孫師喜歡大格局的行事風格。他說:人不應該「執德不弘,信道不篤」(執守德行,卻不夠弘大;相信善道,卻不能篤厚)[〈子張〉],要有宏大的氣象,才能行事;聽到卜商說與人往來應該選擇益友的時候,顓孫師也說:「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君子應該要能尊重賢人、稱許有德者,但是也要能容納大眾、憐憫有缺點的人。我如果是大賢者,怎麼會有不能包容的人呢?我如果不是能包容眾人的大賢者,那麼別人就會拒絕和我往來,怎麼會輪得到我拒絕別人?)[〈子張〉]孔子的確說過有益友和損友,所以卜商有此一說;而顓孫師的看法是,君子固然要從益友身上學習,但是更應該要從自己內在的德行做起,具備能夠接納所有人的胸懷。兩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所以見解也有不同。
      顓孫師的想法雖然充滿理想性,但是有時候陳義過高,反而出現問題。例如他問孔子如何才能「達」,卻把「達」的意思擴大成「人盡皆知」;孔子便告訴他,「達」其實是「通達」的意思,因為自身有德行,所以待人接物都能順利,「人盡皆知」淪為虛名,並不是件好事。所以孔子說:「師也過」[〈先進〉],曾參說:「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言偃也說:「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子張〉],都認為顓孫師雖然格局弘大,卻有太過的問題,是美中不足之處。

撰稿人:吳曉昀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