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有若、共1張圖片

有若

字子有。生於春秋魯定公二年(B.C.508),一說魯昭公二十四年(B.C.518),或說魯昭公二十七年(B.C.515),卒於魯悼公年間。魯國人。
      有若跟言偃、卜商、曾參、ㄓㄨㄢ﹔zhuan顓孫師等弟子一樣,都是在孔子晚年入門的學生。有若年輕時曾在魯國擔任武士;魯哀公八年,吳王親自帥軍攻打魯國,魯國大夫微虎徵選軍中敏捷有力的武士三百人,準備夜襲吳王營帳,有若也被選入其中,有人便勸諫季康子說:此舉不足以使吳軍受創,反而會讓許多魯國的優秀人才白白送命。此外,哀公曾經向有若問政(〈顏淵〉),但是有若並沒有出仕文職。
      唐代,玄宗追封「汴伯」。宋代,真宗加封「平陰侯」。明代,世宗詔改「先賢有子」。
      有若也跟曾參一樣,沒有擔任過政務官,倒是曾經向魯哀公諫言。哀公問有若,饑荒歉收導致國庫入帳不足該怎麼辦。有若回答:「何不減稅?」哀公反問:「加徵還不夠呢,怎麼能減稅!」有若回答:「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百姓富足了,社會安和樂利,國君您哪裡會窮困呢?百姓若是窮困,民生凋敝,國君您又如何富足?)[〈顏淵〉]相較於為季氏徵稅的冉求,無位的有若展現出比較高的獨立自主性,堅守住儒家輕徵賦稅、藏富於民的思想原則。 
      孔子過世後,有些學生想要推舉有若接替孔子,將孔門的教學活動延續下去。這個提議當時可能引起眾弟子的討論,但是孔子既是裁成眾弟子的老師,又是眾弟子景仰的對象,所以不只有若,任何人的德行成就與形象地位,都很難取代孔子,所以後來並沒有實行。(司馬遷說弟子們推舉有若,是因為他長得像孔子,未必可信。孟子說這個提案沒有實行是因為曾參獨排眾議,也不盡然,因為《禮記》有幾則記述顯示,當時弟子們曾經比較過有若與孔子的德行。)
      於是,弟子們後來就各自指導後來的求學者,有若、曾參、卜商、言偃、顓孫師、澹臺滅明等弟子都各自有門人從學。有若教學的情況不詳,不過《論語》、《禮記》書中提到有若的時候,往往尊稱為「有子」,而不是依照通例稱字,所以一般認為這些記述出自於有若的學生,只是已經不知道他們的身分與發展情況了。
      有若的思想有兩個重點,一是他很重視禮樂的本源――情感。有若認為:「禮之用,和為貴。」(行禮作樂,最重要的是就是為了使人心平和)[〈學而〉]他還曾經針對這個問題,和言偃有過一番討論:當時兩人一起目睹某人為父母治喪,有若有感而發地說:「我一直就覺得喪禮規定『踊』這個動作沒有意義,應該要去除。你看人在哀傷之中,真情流露,就像那樣吧,哪裡還管得到動作該怎麼做呢?」[「予壹不知夫喪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於斯,其是也夫?」《禮記》]另一點則是,有若很重視「孝」。他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有若認為孝悌就是仁德的根本,並且將孝悌的重要性,從家庭倫理推展到社會秩序。從重視禮的精神以及著重推展內在德行這兩個特徵來看,有若的立場與曾參相近,與言偃、卜商比較不同。幾位傳學弟子彼此之間的討論交流,對於戰國時代的儒學發展,或許會有所影響。

撰稿人:吳曉昀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