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首頁>儒學資源>古代經典>隋唐五代經典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未提供圖片,此為預設代表圖

史通

內容介紹

唐代史學家、史學理論評論家劉知幾(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高宗永隆元年(680),二十歲的劉知幾應科舉進士及第,長安二年(702),正式開始擔任史官,歷任著作佐郎、中書舍人、著作郎等。因為性格過於剛直,修撰國史每每主張善惡兼書,與常與監修官發生爭執。在中宗景龍二年(708,48歲)時,決定辭去史官之職,開始詳論史書體例、內容,闡述自己的史學見解。景龍四年(710),《史通》完成。開元九年(721)時過世。

《史通》是中國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他對唐朝以前的史書,作了通盤地分析、批評。全書共二十卷,以五十二篇分為內、外兩部。今存四十九:

內篇(36篇):
六家、二體、載言、本紀、世家、列傳、表歷、書誌、論贊、序例、題目、斷限、編次、稱謂、采撰、載文、補註、因習、邑裡、言語、浮詞、敘事、品藻、直書、曲筆、鑑識、探ㄗㄜˊ﹔ze、摸擬、書事、人物、覈才、序傳、煩省、雜述、辨職、自敘。(剩下「體統、紕繆、張馳」三篇僅存篇目。)

外篇(13篇):
史官建置、古今正史、疑古、惑經、申左、點繁、雜說上、雜說中、雜說下、漢書五行志錯誤、漢書五行志雜駁、暗惑、忤時。

劉知幾先總結中國史學歷史著作之體例,提出史學派別有六家──尚書家、春秋家、左傳家、國語家、史記家、漢書家,以及唐代以前「正史」書寫的標準體例,為編年與紀傳二種。在其中,指出人們博覽古今史籍之目的,是為透過「古今沿革,歷數相承」,而知「世異則事異,事異則治異」。史家就要能清楚這種不斷變化的「進步史觀」,瞭解古今變異、「勢使之然」的原則,才能夠知人論世地治史之學。因為清楚知道過去的人事變化,必然能體悟到,用自然現象解釋歷史(讖緯、天命),是極為荒謬的一件事;而也因為知道過去,便可「廣徵博採而善擇」,成就最貼近史實的一家之言。

廣知過去的歷史,並非一昧相信,而應該是不斷思考,且要有創見地「觸類而觀,不假師訓」。因而,劉知幾常對古代史實、儒家經典提出質疑。在〈疑古〉、〈惑經〉篇中,清楚可見其史學評論、懷疑、批判的精神,隨處展現。然而,若只有懷疑,是不夠的,唯有能展現儒家倡導的「正直人品」,以君子之德修撰歷史,才能做到「實錄直書」、「善惡直書」的境界。這不僅僅是「知道」,還能實際「做到」秉筆直書,展現對歷史人物、儒家經典「不盲目崇拜與迷信」的態度,從此進而達到展現歷史「垂訓鑑戒之功」所需具備的能力。而為了能夠展現上述各樣寫史標準,他提出了「史有三長(史才、史學、史識)」看法,即史家的研究能力、表達技巧(才)、歷史知識(學)、歷史見解(識)。這三者對於一位良史來說,正是缺一不可的基本必備條件。

劉知幾展現了中國史學發展至唐時的豐富成果,呈顯清晰明確的史學書寫、評論意識,稱其為是劃時代的開創、先導性質之著作,實不為過。

撰稿人:陳讚華

作者簡介

唐代著名史學家、史學評論家劉知幾(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生於唐高宗龍朔元年,卒於唐玄宗開元九年。於唐睿宗時(710)為避太子李隆基(「幾」與「基」音相近)名諱,故五十歲後,始以字行,因此新、舊《唐書》皆以「劉子玄」載錄其事。
      出生於世代官宦、書香之家,曾祖劉瑉、祖父劉務、從父劉延佑、父親劉藏器,皆或為有才德、文采之人。父親曾於高宗時擔任宋州司馬,言詞抗直,不畏權貴,甚至批評當朝天子。此性格於劉知幾身上,亦清楚可見。幼年劉知幾,多受長於詞學的父兄劉延佑薰陶,善文詞,對未來的學術事業來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劉知幾喜好史學,可能就是受到從祖、從父的影響。
      孩童時,劉知幾學習《古文尚書》,「苦辭艱瑣,難為諷讀」,常懈怠。但當父親在給兩位哥哥講《春秋左氏傳》時,他總是「廢《書》而聽」。等到父親講述完畢,他再為兄長詳細說明。他曾在《史通.自序》中發出:「那時若是所有的書都像《春秋》這樣,就不會有懈怠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了」的感嘆,不禁令人莞爾。但劉知幾的父親也不是省油的燈,在隔年,開始為知己講授《春秋左氏傳》,展現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誨。大約在十二歲時,雖未能深解,但已能「略舉大義」。接著,讀《公羊》、《穀梁》、其他注疏,再讀《史》、《漢》、《三國志》。到十七歲時,大部分的史學相關書籍,劉知幾皆已「窺覽略周」。
      在高宗永隆元年(680),二十歲的劉知幾應科舉進士及第,擔任授懷州獲嘉縣主簿,並曾多次上書,言論時事。聖曆二年(699,39歲)任定王府倉曹,與李嶠等人,編寫《三教珠英》,並撰寫《則天大聖皇后實錄》。長安二年(702,42歲),正式開始擔任史官,撰寫起居注。歷任著作郎、左史、鳳閣舍人、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並與李嶠、朱敬則等撰修《唐書》,探究家族歷史,成《劉氏家史》及《劉氏譜考》二書。
      但是,在官方機構中修撰國史,並沒有給劉知幾帶來太大幫助。其性格剛直,每每因主張「善惡兼書」,常與監修官發生爭執。因此,在中宗景龍二年(708,48歲)時,毅然決定辭去史官之職,私撰《經典釋文》。書成于景龍四年(710,50歲)。同年,劉知幾出任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館學士,亦兼修國史。數年後,五十六歲的(開元四年十一月,716)劉知幾與友人吳兢撰成《睿宗實錄》、《則天實錄》、《中宗實錄》三朝實錄,上呈請賞。這是他在任上,卓有成效的國史、實錄修撰,亦是他撰成《史通》之後,在史學上的另一重大貢獻。其後,又陸續改修《氏族志》、撰著《姓族系錄》。然而,在開元九年(721)時,兒子劉貺做太樂令,犯有罪,劉知幾因為其申辯,惹得玄宗一氣之下,貶其為安州別駕;不久之後,便杳然過世。享年六十一。被追贈為汲郡太守、工部尚書,賜諡號曰「文」。劉知幾著錄極多,然上述作品多已散佚,今日僅有《史通》一書,以及《全唐文》、《全唐詩》、敦煌殘卷《珠英學士詩》中,尚存數首詩文傳世。
      《史通》是中國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對唐朝以前的史書,作了通盤地分析、批評。全書共二十卷,分五十二篇為內、外兩部;今存四十九篇。劉知幾自六家、二體開始論述,以為編年與紀傳,是唐代以前「正史」書寫的兩種標準體例。他指出,博覽古今史籍之目的,是為透過「古今沿革,歷數相承」,推導出歷史發展觀點:「世異則事異,事異則治異」、古今變異的進步史觀。史家就是更要清楚這種不斷變化的狀態,瞭解「勢使之然」的原則,才能夠知人論世的治理史學。因清楚知道過去人事,必然會體悟到,用自然現象解釋歷史(讖緯、天命),是極為荒謬的一件事。但也因為知道過去,便可「廣徵博採而善擇」,而能寫出真正貼近歷史事實的記載。
      廣知過去的歷史,並非一昧相信,而是應該不斷地思考,需「觸類而觀,不假師訓」。因而,常見劉知幾對古代史實、儒家經典提出質疑。在〈疑古〉、〈惑經〉篇中,清楚可見其懷疑、批判的史學評論精神,隨處展現。然而,若只是懷疑,是不足夠的,唯有能展現儒家倡導的「正直人品」,以君子之德,修撰歷史,才能做到「實錄直書」、「善惡直書」的境界。這懷疑、批判,不僅僅是「知道」,還是要能實際「做到」,藉由秉筆直書,展現對歷史人物、儒家經典的「不盲目崇拜與迷信」的態度,從此才能完美的成就並豐富劉知幾所謂「史有三長(史才、史學、史識)」的具體內容。
      從劉知幾的「不假師訓」、「通古今之變」,到「疑古惑經」、「實錄直書」,史家的研究能力、表達技巧(史才)、歷史知識(史學)、歷史見解(史識),對於真正的良史來說,正是展現上述各樣寫史標準,缺一不可的基本必備條件。《史通》展現了中國史學發展至唐時的豐富成果,透過爬梳、概括、總結,呈顯出清晰明確的史學書寫、評論意識。稱其為是劃時代的開創、先導性質之著作,實不為過。
網站滿意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