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 、共1張圖片
  • 編著:范文瀾
  • 出版者:《中國文化》第 2卷2、3期
  • 出版日期:1940/11/01

中國經學史的演變--延安新哲學年會講演提綱

內容介紹

本文原係作者一九四○年九月在延安中央黨校新哲學年會上所作的三次演講講稿,經修訂後,發表於一九四一年延安的《中國文化》第二卷二期和三期上,並收錄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中。

這次演講的目的,在為延安新哲學年會介紹中國經學的歷史,這是他用馬列主義理論,總結中國經學史的一種嘗試。這次演講,吸引了許多聽眾,毛澤東也到會聽講,還敦促他把提綱寫出來。毛澤東在讀到提綱後還特地寫信給他,不僅慰勉有加,還以第三次演講因病未能聽到而覺得可惜。

范文瀾的這次演講,雖然硬套馬列理論的情況甚為明顯,但將這些部分抽離,從文稿中仍顯露出他對於經學客觀的評價,與對經學發展歷程清晰的描述,因此本文也仍具參考價值。

全篇之前,有作者的識語,其中提到:五四運動以前二千多年裡面,所謂學問,幾乎專指經學而言。學人以列名儒林為榮,著述以敷贊聖旨為貴。說明了經學的重要。書前的「緒言」中,簡要說明了「經是什麼」、「經是怎樣產生的」、「經講些什麼」、「經是與經學」、「經學史的分段」、「經學發展的規律」等六項內容。強調經是古代重要史料,而經、儒生、經學是三位一體的東西,缺少一個,其餘兩個就成為無用之物。書末的「總結」,值得注意的,是強調經學乃古代社會史、哲學史的重要史料,具很高的價值存在。同時,經學裡面多少含有民主性、革命性的東西,尤其是做人道理的格言,可采的更多。從這些論述,可以看出范氏對於經學價值的肯定之處。

全文除「緒言」、「總結」外,重點在於將經學史分為以下三部分加以詳細論述:
一、第一部分漢學系--從孔子到唐代《九經正義》:其中包括孔子、孟、荀、今文學、古文學、南學、北學,兩漢是極盛時代。
二、第二部分宋學系(道學、理學、心學)--從唐代韓愈到清代理學:其中包括韓愈、濂、洛、關、閩、陸、王,兩宋是極盛時代。
三、第二部分新漢學系--從清初到五四運動:其中包括顧炎武、黃宗羲、戴震、康有為,乾嘉是極盛時代。

撰稿人:黃智信

作者簡介

范文瀾,字仲雲,浙江紹興人,生於一八九三,卒於一九六九年。一九一三年考入北京大學文預科,一年後轉入國學門,受業於黃侃、陳漢章和劉師培等人,奠定了深厚的舊學基礎。一九一七年畢業後,他曾當過蔡元培的私人秘書,不久辭職。先後到瀋陽高師、河南汲縣中學、天津南開中學、南開大學任教。一九二五年五卅運動後,范文瀾的思想發生重大變化。於一九二六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南開大學黨支部書記。一九二七年來到北京,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任教。一九三○年、一九三四年曾兩次被捕,因得到蔡元培等人的營救而脫險。一九三六年,在河南大學任教。一九四○年一月到延安後,他擔任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主任,開始組織編寫《中國通史簡編》。次年擔任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抗戰勝利後,他離開延安,歷任北方大學校長、華北大學副校長、華北人民政府委員等職。一九五○年以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後改名近代史所)所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於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九日病逝。著有:《文心雕龍講疏》、《諸子略義》、《水經注寫景文鈔》、《文心雕龍注》、《正史考略》、《群經概論》、《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范文瀾史學論文集》等。
網站滿意度調整